超级双相不锈钢切削与蒙乃尔 - 电解铜摩擦焊接研究
1. 超级双相不锈钢切削实验评估
1.1 切削过程中的现象
在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的切削过程中,不同的加工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干加工时,芯片和刀具界面的温度较高,这会导致摩擦力增大,刀具寿命缩短。而在低温加工中,使用液氮(LN2)作为冷却液,能更有效地从切削区域带走热量,从而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和芯片与刀具界面之间的摩擦力。
当进给速度降低且切削深度增加时,干切削过程中会形成连续的切屑。这些连续切屑会缠绕在已加工零件上,破坏已加工表面。而在低温加工中,即使在低进给速度下也会形成不连续的切屑。这是因为加压的液氮通过前刀面(改良刀具刀片)输送,使切屑卷曲增加,从而导致不连续切屑的形成。此外,由于切屑的快速冷却,它们变得易碎,因此在低温加工中切屑的易碎性较高,这会减少芯片 - 刀具界面之间的摩擦,并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洁度。
1.2 实验结论
- 开发了用于加工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内部实验装置。使用经过低温处理(有/无回火)的刀具进行加工。
- 在所有切削条件下,进给速度对切削刀具温度的影响比切削深度更大。
- 加压的液氮射流会增加切屑卷曲,减少切屑接触长度,从而降低摩擦力。降低的摩擦力不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切屑的流动,导致切屑厚度减小和切屑缩减系数降低,进而在大切削深度切削条件下降低所有切削力分量。
- 与干切削、低温处理未回火和低温处理回火刀片切削相比,低温液氮加工的表面光洁度分别提高了约 81%、75% 和 69%。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