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计算:架构、服务与资源管理
1. 网格技术概述
DARPA支持的项目推动了网格技术的成熟,为网格计算提供了丰富的软件和中间件工具。2007年,云计算概念被提出,在很多方面通过虚拟化数据中心扩展了网格计算。
网格与传统的高性能计算(HPC)集群不同。集群节点是更具同质性的机器,能更好地协同工作;而网格节点是异构计算机,在地理上分散的站点更松散地耦合在一起。2001年,《福布斯》杂志倡导伟大的全球网格(GGG)作为一种新的全球基础设施出现,它从我们多年来使用的万维网(WWW)技术演变而来。《福布斯》的GGG分类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网格计算系统家族,如下表所示:
| 网格家族 | 代表性网格系统和参考 |
| — | — |
| 计算网格或数据网格 | TeraGrid(美国)、EGEE(欧盟)、DataGrid(欧盟)、Grid’5000(法国)、ChinaGrid(中国)、NAS(NASA)、LCG(CERN)、e - Science(英国)、D - Grid(北欧)、FutureGrid(美国)等 |
| 信息网格或知识网格 | 语义网格、本体平台、BOINC(伯克利)、D4Science、Einsten@Home、信息动力网格(NASA) |
| 商业网格 | BEinGrid(欧盟)、HP eSpeak、IBM WebSphere、Sun Grid Engine、Microsoft .NET等 |
| P2P/志愿者网格 | SETI@Home、寄生网格、FightAIDS@Home、Foldong@Home、GIMPS等 |
2. 网格服务协议栈
为了整合网格平台所需的资源,有一个分层的网格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