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计算中的工作流系统与服务导向架构
在分布式计算领域,工作流系统和服务导向架构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实现高效、灵活的计算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1. 工作流系统的两种模式
工作流系统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分别是“代理(proxy)”模式和数据流模式。
在“代理”模式中,运行在Windows上的工作流代理控制着主要运行在Linux机器上的远程组件。这种模式通过代理实现了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使得分布式计算能够在异构环境中顺利进行。
而数据流模式则是一些工作流系统所采用的原始模型。它围绕数据流的概念构建,与“代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流模式强调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通过数据的传递来驱动各个组件的运行。
2. 现代混搭(mashups)系统
如今的混搭系统通常属于数据流系统,其交互通过JavaScript或PHP等语言进行脚本编写。例如,截至2010年9月,ProgrammableWeb.com记录了超过2000个API和5000个混搭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业混搭方法:
| 商业混搭方法 | 链接 |
| — | — |
| Yahoo! Pipes | http://pipes.yahoo.com/pipes/ |
| Microsoft Popfly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rosoft_Popfly |
| IBM的sMash增强BPEL Web 2.0工作流环境 | www.ibm.com/developerworks/websphere/zones/smash/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