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华为防火墙-域内NAT

场景:创建了服务器映射并开放了安全策略,但是在测试业务的时候出现外网访问公网地址正常,但是内网访问公网地址却不通。

图一:服务器映射后,外网访问路径:1-2-3-4,可实现正常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二:服务器映射后,内网访问外网地址,访问异常
原因:
步骤1:流量自PC至防火墙
步骤2:防火墙配置服务器映射策略,转换目的地址,转发数据包至服务器
步骤3:这一步服务器查询路由表后,数据包不会发送至防火墙,而是发送至PC,PC无法识别该会话,因此会丢弃该数据包,造成访问不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办法一:
将服务器迁移至单独的DMZ区域,这样服务器与PC之间的数据交换就会经过防火墙控制,从而实现报文的源目保持一致,这种方法涉及更改网络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法二:
域内NAT
将内网PC主机访问内网服务器的时候,把源地址转换为防火墙的接口IP(或者地址池),这样服务器接收到数据报文就会返回给防火墙处理,从而实现源目地址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嗯,用户再次确认了域内NAT是否需要安全策略的问题,看来ta对防火墙NAT机制和安全策略的关系存在持续困惑。从引用[4]看,用户应该已经理解了域内NAT的作用是解决内网PC访问映射服务器时的路径问题,但可能忽略了安全策略的本质作用。 用户可能是个中级网络工程师,正在实际配置华为防火墙时遇到了通信异常。ta的提问非常精准,说明已经查阅过基础文档,现在需要确认关键配置点。考虑到华为防火墙的机制,这里需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NAT只负责地址转换,二是安全策略才是流量的通行证。 从引用[1][3]都能佐证,即使热备场景的简单配置也需要security-policy。特别是引用[3]的热备配置中,虽然主要演示HRP同步,但特意加入了security-policy default action permit,这很能说明问题。用户可能被“域内”二字迷惑了,以为同区域就不需要策略,但实际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检查是跨区域和域内统一管理的。 需要重点解释:当PC访问服务器经过防火墙时,虽然物理接口可能在同一个trust区域,但逻辑上防火墙会将入接口收到的流量和出接口转发的流量视为两次区域间流动(从trust到local处理NAT,再返回trust到服务器)。这个过程中安全策略必须放行local到trust的流量,否则转换后的报文会被丢弃。 用户可能遇到的典型故障场景是:配完NAT后发现内网PC仍无法访问服务器,这时80%的概率是漏了安全策略。应该提醒ta检查会话表,如果看到报文被security policy deny的记录就能立即定位问题。 </think>根据华为防火墙的技术机制和实际配置要求,**进行域内NAT时必须配置安全策略**。原因如下: --- ### 一、域内NAT的本质与安全策略的关系 1. **NAT仅负责地址转换** 域内NAT的核心作用是将内网PC访问内网服务器时的**源IP转换为防火墙接口IP**(或地址池),确保服务器返回的流量经防火墙处理(见引用[4])。但NAT本身 **不控制流量是否允许通过**。 2. **安全策略决定流量放行** 防火墙默认遵循 **"白名单"机制**:所有跨安全域或域内流量必须由安全策略显式放行。即使源/目的IP在同一区域(如Trust域),只要流量经过防火墙处理,就需安全策略授权(引用[3]示例中明确要求策略放行)。 --- ### 二、具体配置要求(以典型场景为例) 假设内网PC(`192.168.1.0/24`)访问映射后的服务器公网IP(`202.100.1.10`),防火墙内网口IP为`192.168.1.1`: ```bash # 1. 配置域内NAT策略(转换PC的源IP为防火墙接口IP) nat-policy interzone trust trust source-zone trust destination-zone trust source-address 192.168.1.0 24 destination-address 202.100.1.10 32 action source-nat address-to-interface # 源IP转换为防火墙接口IP # 2. 必须配置安全策略(放行转换后的流量) security-policy rule name Intra_NAT_Permit source-zone trust destination-zone trust source-address 192.168.1.1 32 # 注意:此处源IP已是转换后的防火墙IP destination-address 10.1.1.100 32 # 服务器真实内网IP action permit ``` > **关键点**:安全策略的源地址需匹配**NAT转换后的地址**(即防火墙接口IP),而非原始PC IP(引用[1][4])。 --- ### 三、未配置安全策略的后果 - **流量被丢弃**:防火墙因无匹配的安全策略规则,默认拒绝流量(`default action deny`)。 - **故障现象**:PC访问服务器公网IP时,TCP连接卡在`SYN_SENT`状态,防火墙会话表显示`Deny`记录。 - **调试建议**:通过`display firewall session table verbose`查看拦截原因(引用[3])。 --- ### 四、与其他NAT类型的策略差异 | **NAT类型** | 安全策略配置特点 | 引用依据 | |--------------------|--------------------------------------|----------| | 域间NAT(如Trust→Untrust) | 需放行源域到目的域的原始IP | [^1] | | 域内NAT(如Trust→Trust) | 需放行转换后的源IP(防火墙接口IP) | [^4] | | 双向NAT | 需分别配置转换前后的安全策略 | [^2] | --- > **总结**:域内NAT解决的是内网访问路径问题,而安全策略解决的是流量合法性问题。二者在华为防火墙中**必须同步配置**,否则即使NAT生效,流量仍会被安全策略阻断(引用[3][4])。 --- ### 相关问题 1. 域内NAT的安全策略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应如何填写? 2. 若域内NAT配置后仍不通,如何通过日志定位是NAT失效还是策略拦截? 3. 华为防火墙域内NAT能否使用地址池(非接口IP)?安全策略如何适配? 4. 域内NAT与域间双向NAT的安全策略配置有何本质区别?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深度学习007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