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机:原理、训练算法与激活函数详解
一、感知机基础与训练算法引入
感知机是神经网络领域的基础模型,在模式分类等任务中有着重要应用。在深入了解感知机训练算法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感知机的偏置(bias)在决策边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偏置可以改变决策边界的位置,但不改变其方向。我们可以将偏置 $b$ 视为一个由固定输入 $+1$ 驱动的突触权重,这样就得到了感知机的等效信号流图。
感知机训练算法属于监督学习的范畴。在监督学习中,我们会为学习规则提供一组网络正确行为的示例,即 ${p_1, t_1}, {p_2, t_2}, \cdots, {p_q, t_q}$,其中 $p_i$ 是网络的输入,$t_i$ 是对应的目标输出。当每个输入应用到网络时,会将网络输出与目标输出进行比较,然后学习规则会调整网络的权重和偏置,使网络输出更接近目标输出。
二、测试问题:理解感知机学习规则的起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感知机学习规则,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题入手。测试问题的输入 - 目标对如下:
$p_1 = \begin{bmatrix}1\2\end{bmatrix}, t_1 = 1$;
$p_2 = \begin{bmatrix}-1\2\end{bmatrix}, t_2 = 0$;
$p_3 = \begin{bmatrix}0\-1\end{bmatrix}, t_3 = 0$。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展示,目标为 $0$ 的两个输入向量用空心圆表示,目标为 $1$ 的向量用实心圆表示。该问题相对简单,我们几乎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解决方案,这有助于我们直观理解感知机学习规则的基本概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