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及其相关转换研究
1. 正则表达式与相关定理
在开始探讨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关于正则表达式的重要定理。对于满足 (A ≤ i, j ≤ B) 的情况,对于所有前缀 (v ∈ Σ^*) 和后缀 (u ∈ Σ^ω),无限单词 (w’ = vw[A, B] {rev}u) 满足 ((w’, |v| + (B - j), |v| + (B - i)) ⊨ {re} x^{-1}),这里 (w[A, B]_{rev}) 是 (w[A, B]) 的逆序有限单词,即 (w[B]w[B - 1] · · · w[A])。
定理表明,如果一个表达式 (x) 匹配某个输入,那么 (x) 与其逆 (x^{-1}) 的连接必须匹配回到初始位置的片段。具体来说,若 (x) 是正则表达式,且 ((w, i, j)) 是一个满足 ((w, i, j) ⊨ {re} x) 的片段,那么 ((w, i, i) ⊨ {re} x ; x^{-1})。
2. 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
2.1 RLTL 语法
RLTL 表达式用于表示无限单词上的语言,其关键元素是两个幂运算符,它们推广了不同线性时间逻辑和演算中的许多构造。RLTL 表达式的语法由以下文法定义:
(\phi ::= ∅ \mid \phi ∨ \phi \mid ¬\phi \mid \alpha ; \phi \mid \phi|\alpha⟩⟩\phi \mid \phi |\alpha⟩\phi)
其中 (\alpha) 是正则表达式。各符号含义如下:
- (∨) 表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