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机暂态与控制原理解读
1. 感应电机的暂态现象
感应电机在多种情况下会经历暂态过程。当连接(或“动态”重新连接)到电网时,在各种电网故障、负载转矩扰动或电压骤降之后,或者在PWM转换器供电的情况下,感应电机的电压、电流幅值和频率以及转速都会随时间变化。
暂态分析常用的模型有相变量模型和dq0模型。相变量模型中,定子/转子电路的互感随转子位置变化,它是适用于感应电机暂态分析的最通用电路模型,但数值求解时需要大量的CPU时间。对于三相对称的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均匀气隙(转子偏心为零)的情况,相变量感应电机模型可以简单地转换为dq0模型,转换时相电阻和漏电感保持不变,磁化电感$L_m$为循环电感($L_m = 1.5L_{11m}$)。
零序列定子和转子电流方程仅与定子(或转子)电阻和漏电感有关,它们不产生转矩,但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对于星形连接,零序列电流为零。对于6相感应电机,则需要两个dq0模型。
2. 模型中的特殊效应处理
- 磁饱和 :可以通过$L_m (I_m) = Ψ_m/I_m$和$L_{mt} = dΨ_m/dI_m$作为合成(磁化)电流$I_m$的函数,将磁饱和简单地引入dq模型中。
- 转子滑差频率(集肤)效应 :可以通过在dq0模型中并联额外的(虚拟)转子笼恒定参数电路来引入。同时,也可以在dq模型中引入铁损绕组。
3. 空间相量模型的稳态特性
在一般坐标$\omega_b$下,空间相量模型的稳态意味着所有变量的频率为$\omega_1 - \omega_
感应电机暂态与控制原理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