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外向性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1. 研究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人机外向性匹配,它源于人和机器人的外向性,有同质和异质两个水平。因变量是个体工作绩效,人的外向性是调节变量,机器人接受度是中介变量,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机器人知识,这些变量的影响也会在研究中分别进行分析。
2. 问卷设计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
- 受访者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对伙伴机器人的了解、个人外向性等。机器人知识程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 = 从未了解,5 = 非常了解),受访者还需自我评价外向性(两个水平:外向或内向)。
- 机器人接受度 :采用领导 - 下属接受量表,将原量表中的“上级”替换为“机器人”。该量表包含四个问题,如“我非常喜欢机器人的社交属性”等,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 = 强烈不同意,5 = 强烈同意)。
- 个体工作绩效自我评价 :采用员工基本工作绩效量表,只采用任务绩效维度,共5个问题,涉及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三个方面的评价,如“我的工作成果数量的增加”等,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 = 无改善,5 = 非常大的改善)。
3. 数据分析
研究的数据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1. 问卷的有效性
2. 人机外向性匹配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
3. 机器人接受度的中介作用
4. 人的外向性的调节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结果
3.1 问卷有效性
根据克朗巴哈α检验和KMO抽样适当性检验结果,15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