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Microstrong】,我写过四年Android代码,了解前端、熟悉后台,现在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一起来学习,一起来进步,一起来交流吧!
本文同步更新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MzMjY1MA==&mid=2247483987&idx=1&sn=6df96c39e5c1c055a6823c09afea354e&chksm=ec6533d6db12bac05efa7229f4812ae773f80d2970f023506c96fb0bab8e7949df5bb207a7a8&scene=0#rd
目录:
(1) 理解相似度度量的各种方法与相互联系(熟悉闵可夫斯基距离,其他作为了解)
(1) 掌握K-means聚类的思路和使用条件
(一) 聚类的定义
聚类就是对大量未知标注的数据集,按数据的内在相似性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类别,使类别内的数据相似度较大而类别间的数据相似度较小。聚类是无监督学习。
(二) 相似度、距离计算方法总结
相似度跟距离是相反的概念。如果两个样本Xi与Xj ,它们的距离比较大,那么它们的相似度是比较小的。总之,我们有了相似度就能度量距离,有了距离就能度量相似度。
(1)闵可夫斯基距离
给定样本Xi = (Xi1;Xi2;Xi3;……Xin)与X

本文介绍了K-means聚类算法的原理,包括聚类定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如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以及K-means的优缺点、对初始质心敏感的问题和K-means++的改进。此外,讨论了K值选择、K-means在处理异常点的局限性及其在大数据集上的效率。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9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