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XSS

本文详细介绍了跨站脚本攻击(XSS)的概念及其分类,包括反射型XSS与存储型XSS的不同利用方式,并提供了从低级到高级的攻击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XSS,全称Cross Site Scripting,即跨站脚本攻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注入攻击,是指攻击者在页面中注入恶意的脚本代码,当受害者访问该页面时,恶意代码会在其浏览器上执行,需要强调的是,XSS不仅仅限于JavaScript,还包括flash等其它脚本语言。根据恶意代码是否存储在服务器中,XSS可以分为存储型XSS、反射型XSS、本地型XSS、DOM型XSS。

=================================================================

·反射型XSS漏洞利用

①低级:代码直接引用了name参数,并没有任何的过滤与检查

<script>alert(/xss/)</script>

②中级:对输入进行了过滤,基于黑名单的思想,使用相关函数将输入中的<script>删除

双写绕过:<sc<script>ript>alert(/xss/)</script>

大小混写:<ScRiPt>alert(/xss/)</script>

③高级:同样使用黑名单过滤输入,相关函数用于正则表达式的搜索和替换,这使得双写绕过、大小写混淆绕过(正则表达式中i表示不区分大小写)不再有效

通过img、body等标签的事件或者iframe等标签的src注入恶意的js代码:<img src=1 onerror=alert(/xss/)>

④Impossible级别:使用相关函数把预定义的字符&、”、 ’、<、>转换为 HTML 实体,防止浏览器将其作为HTML元素

==================================================================

 

·存储型XSS漏洞利用

①低级:对输入并没有做XSS方面的过滤与检查,且存储在数据库中

<script>alert(/xss/)</script>

②中级:对输入进行了过滤,基于黑名单的思想,使用相关函数将输入中的<script>删除,且存储在数据库中

双写绕过:<sc<script>ript>alert(/xss/)</script>

大小混写:<ScRiPt>alert(/xss/)</script>

③高级:同样使用黑名单过滤输入,相关函数用于正则表达式的搜索和替换,这使得双写绕过、大小写混淆绕过(正则表达式中i表示不区分大小写)不再有效,但是却忽略了img、iframe等其它危险的标签,且存储在数据库中

通过img、body等标签的事件或者iframe等标签的src注入恶意的js代码:<img src=1 onerror=alert(/xss/)>

④Impossible级别:使用相关函数解决了XS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