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争推付费模式 数字音乐"免费午餐"或终结

数字音乐行业正在逐渐转向付费模式,豆瓣电台、百度音乐、阿里巴巴等相继推出付费服务,预示着数字音乐‘免费午餐’或将结束。尽管收费模式面临用户接受度低和市场不健全等问题,但预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收费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提要]  数字音乐正逐步向付费模式转变。如此种种,让人不禁猜想:2013年,数字音乐“免费午餐”或要结束了,市场将迎来收费时代。数字音乐是一大块还远远没有开发好的大金矿,但有着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其中付费比例却少得可怜。

  数字音乐正逐步向付费模式转变。一直提供免费在线试听的豆瓣电台,于日前推出了每月10元的付费版本;百度音乐也低调推出VIP 5元包月服务,阿里巴巴完成了对虾米网的收购,或打造出一个“音乐淘宝”……

  数字音乐向付费模式转变是趋势,但收费之路任重道远。有调查显示,网络上90%以上的用户认为数字音乐下载收费方式不合理。因此,付费时代,要说服用户买单,还需拿出更好的内容和服务来。

  数字音乐或迎来收费时代

  日前,豆瓣FM向外界宣布推出豆瓣FM Pro付费版本,定价为每月10元。据豆瓣相关负责人透露,普通版和收费版的区别主要是收费版提供更高音质的、在豆瓣FM Pro页面显示是“Pro版提供最高192Kbps码率”的音乐。此外,目前使用付费版本的用户可享受“去广告”的服务。而对于非付费的用户,豆瓣FM仍可正常使用。

  数字音乐领域近期另一件引人关注的事则是,阿里巴巴集团宣告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并且以虾米网为主要班底组建了音乐事业部。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开始在布局数字音乐市场了。外界纷纷猜测,凭借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强大资源,将会把虾米网打造成一个“音乐淘宝”,甚至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音乐电商平台。

  除了豆瓣和阿里巴巴之外,QQ音乐也在去年5月被整合到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京东商城也上线了数字音乐频道;而几大唱片公司更是联合了酷狗音乐等国内音乐服务类平台公布了今后音乐下载收费制度。

  如此种种,让人不禁猜想:2013年,数字音乐“免费午餐”或要结束了,市场将迎来收费时代。

  入不敷出倒逼音乐网站向付费模式转变

  其实,早在2008年四大唱片公司一纸诉状联手将百度等侵权索赔近亿元之日,免费听数字音乐的时代就已经终结了。现在用户无论是在线听音乐还是下载歌曲,就要按点击下载量的方式向唱片公司进行分成,这种付费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B2B的商业模式。

  据了解,若想合法引入音乐版权,音乐网站需一次性支付版权方数十万元的版权费用,而向用户提供资源的过程却是免费的。这种局面常常导致大部分音乐网站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况中,目前很多在线音乐网站已经几乎要支撑不住了,音乐网站的数量也从2008年时的2000多家急速缩减到现在仅剩稍具规模的寥寥十余家。

  数字音乐是一大块还远远没有开发好的大金矿,但有着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其中付费比例却少得可怜。很多免费音乐网站都依靠广告生存,但随着用户越来越不待见广告,实现的广告价值非常低,而广告主也不愿再为收效甚微的广告而投资。但音乐公司和音乐服务商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块金矿却无法开采,因此,现在联合起来要推行下载收费服务也情有可原。

  尽管现在数字音乐的“钱途”尚未明朗,但未来收费模式却是必然。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的,“免费+个性化服务只是收费的过渡模式,随着市场的成熟,免费的范围会越来越小,数字音乐的健康模式一定是音乐网站必须要有盈利。”

  数字音乐收费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至少有7亿左右潜在音乐消费人群,未来将可能成为强大的付费用户,如果按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付费10元以此来计算,未来数字音乐市场的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数字音乐的B2B模式将变成B2C模式”。

  但就目前而言,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方式并不成熟。有调差显示,有90%以上的用户认为数字音乐下载收费方式不合理。在数字音乐出现之前,人们收听音乐一般流连于音像店等场所,愿意购买唱片就已经等同于愿意为收听音乐付费。而随着数字音乐的出现,免费下载数字音乐的网站遍布互联网,用户已经慢慢地习惯欣赏免费的音乐,如果突然有一天切断了用户的“免费午餐”,而让乐迷们为数字音乐去付费绝非易事。

  除此之外,网络正版音乐收藏下载模式还不健全。毕竟网络正版音乐收费下载的市场格局刚刚略具雏形,无论是在互联网站还是手机客户端上,想要免费下载一首音乐乃至整个专辑都非常方便,被下载的音乐是没有任何保护的,可以随意拷贝发给其他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侵权音乐留有继续存在的空间。

  不过,如今用户对于高品质和海量数字音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在数字音乐付费时代,如果能有新技术的出现,能够杜绝音乐文件任意拷贝、传播,并且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服务,比如付费下载、离线听歌、以及一些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才会为人性化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埋单,付费模式才能得以推行。

  不可否认,音乐产业不断出现创新和竞争还是值得肯定的。在当前人们对音乐认识逐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不是行业内人士,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对于版权的尊重,不能一味地钻免费的空子,而应通过适当付费的形式保护音乐人的权益。随着音乐产业不断在蓬勃发展,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新模式。

参考: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2-15/content_8263063.html(2013-02-15 08:10:2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