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生态理解框架:多面剖析与批判反思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其应用与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早期,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控制工业或行政流程,计算机被强调其机器属性,开发方法注重控制,技术构建块遵循形式逻辑。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辩证的转变,向自由方向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注重解放和赋予个人权力,人机界面也让用户感受到更多自由,信息系统的开发变得迭代和偶然,技术构建块也朝着自由技术方向发展,如图形用户界面、虚拟现实、互联网等。
1. 信息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多面分析
信息技术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循环关系,人类塑造信息技术,同时也被信息技术所塑造。为了理解这种“生态”,可以采用方面分析的方法。Brandon和Lombardi(2005)运用Dooyeweerd的方面套件来定义可持续性,他们基于和平原则,认为如果我们在各个方面都遵循规律,事物就会繁荣发展。可持续性不仅包括物理、生物方面,还涉及社会、经济、司法、伦理和信仰等方面。
同样,对于信息技术与人类的关系,也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MacKenzie和Wajcman(1999)对铭刻过程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信息技术铭刻着技术、经济、组织、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并且“顽固的物理现实”对铭刻产生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出,信息技术在每个方面都被我们的假设和生活世界观点所铭刻,并且在每个方面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示例:
|方面|有益影响|有害影响|
| ---- | ---- | ---- |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技术依赖和失业风险|
|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不平等加剧|
|社会|加强社交联系|隐私泄露和社交隔离|
|司法|规范信息行为|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