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框架解读
在信息系统开发(ISD)的领域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就像旅鼠每三到四年会进行一次迁徙,它们成群结队地沿着路径前行,直至传说中掉下悬崖落入大海。曾经有一款基于这个传说开发的电脑游戏《旅鼠》,其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引导一群旅鼠到达合适的目的地,避免它们自我毁灭。而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不像这个游戏创意那样源于突发的灵感火花,它通常涉及一个更为结构化的过程。
1. 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开发(ISD)通常包含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确定要构建的技术制品或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编程)、测试、为用户做准备(如文档编写、培训)、交付以及后续维护等环节。在这些活动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会犯错,从而导致ISD项目失败,大型ISD项目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ISD是人类的活动,核心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应该指导ISD?大多数ISD研究的主要主题是指导该活动的方法论。而核心的哲学问题是:ISD的本质是什么,包括其规范?这也是我们尝试构建理解ISD框架的方向。
2.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与历史
直到最近,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专业环境中使用的“严肃”信息系统的开发上。早期对理解ISD的框架讨论,包括指导方法论,最初对实践的理论化较为狭隘,之后才逐渐重新纳入用户和IS开发者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2.1 ISD的简要历史
早期的ISD主要是编程,这是一种技术创造性活动,可能相当缺乏结构,不过在一个项目中有效的技术会被应用到其他项目中。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方针和IS的理论概念,项目常常失败,因此ISD方法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七代ISD方法论: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