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搜索算法:从基础电路到实际应用
1. 量子电路执行与优化
执行特定量子电路可消除除标记态 |10⟩ 外的所有量子比特组合。在实际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程序时,经典寄存器中观测到 01 态的概率最高,但由于 IBM 量子计算机的标签约定与我们不同,01 态实际对应 10 态,这表明两个量子比特坍缩到了标记态 |10⟩,其他态是实际运行时噪声的结果。
在连接标记和消除模块时,常出现连续的 H 门或 X 门,这些门会使量子比特恢复到施加这些门之前的状态,因此在代码中出现时可将其移除,以优化量子程序。
2. 搜索的基础电路模式
之前的电路虽能消除非标记量子态,但不能直接用于搜索应用问题的解,原因如下:
- 量子比特处理不对称:CNOT 门的控制量子比特为 |q0⟩,目标量子比特为 |q1⟩,对于事先不知最优解的问题,难以确定如何放置门来正确标记最优解。
- 标记态的电路需已知标记态:例如标记 |11⟩ 和 |10⟩ 的电路不同,而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往往不知道要标记的态,这正是量子程序要寻找的态。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引入基于 Grover 算法的基础模式,该模式可更方便地扩展到实际应用。它包括基础标记模式和基础消除模式,二者共同构成搜索最优解的基础模式。
2.1 基础标记模式
以标记 |011⟩ 态的电路为例,应用问题的变量为 |x0⟩、|x1⟩ 和 |x2⟩,H 门仅应用于这三个量子比特。|p0⟩ 和 |p1⟩ 表示将变量约束到特定状态的约束条件。
此电路有 5 个量子比特,有 2^5 = 32 个理想态,其 32×32 的矩阵难以处理。但可通过连接此电路并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