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中的门矩阵操作解析
1. 量子比特的理想状态与门矩阵基础
在量子计算里,n 个量子比特的理想状态遵循特定模式,最终会有 2ⁿ 种状态。随着程序中量子比特数量 n 的增加,理想状态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甚至难以全部记录下来。不过,巨型量子比特能够同时处理所有这些状态。相比之下,经典计算机处理这些状态就很困难,而量子计算机仅需 n 个量子比特就能完成操作。
1.1 单量子比特门矩阵
单量子比特量子门可根据其对量子小单元(qubelets)的影响进行分类。我们主要关注一个 2×2 的矩阵:
[
a b
c d
]
其中,a、b、c、d 是复数,它们的复共轭分别为 a 、b 、c 、d 。例如,若 a = 0.5 + i 0.5,那么 a = 0.5 - i 0.5。用欧拉公式在极坐标下表示,如 a = (1/√2)e^(iπ/4),a = (1/√2)e^(-iπ/4)。
这个矩阵编码了任何量子状态(包括混合状态)在对应门作用下的变化情况。我们通过关注矩阵对理想状态 |0⟩ 和 |1⟩ 的影响,来确定门对量子小单元的作用:
- 当矩阵对应的门作用于 |0⟩ 时,会将量子小单元置于由第一列定义的量子状态,即 |0⟩ ↦ a|0⟩ + b|1⟩ = (a, b)。
- 当门作用于 |1⟩ 量子小单元时,会将其置于由第二列定义的量子状态,即 |1⟩ ↦ c|0⟩ + d|1⟩ = (c, 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