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表面缺陷检测与分类方法解析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钢表面缺陷的检测与分类对于控制钢带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实现高效的钢表面缺陷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词袋(BoVW)和BRISK特征提取器的方法,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缺陷分类。
1. 技术背景与方法概述
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 特征提取 :使用BRISK描述符提取局部特征。
2. 特征编码 :将提取的特征传递给BoVW模型,每个图像由一个特征向量表示,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3. 特征分类 :使用SVM分类器将特征向量表示的钢表面缺陷分为以下几类:补丁、裂纹、夹杂物、氧化皮压入、麻面和划痕。
2.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特征检测、特征选择和特征归一化。
2.1 BRISK算法特征检测
BRISK算法的特征检测分为四个阶段:
1. 尺度空间关键点检测 :
- 受Adaptive and Generic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 (AGAST)启发,通过对输入图像进行重复下采样,构建金字塔尺度空间。
- 使用FAST检测器从图像金字塔中选择关键点候选。
2. 关键点过滤和亚像素定位 :
- 在尺度空间金字塔内进行3D非极大值抑制,过滤关键点候选。
- 对剩余的关键点进行亚像素插值定位。
3. 方向分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