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中的外部期望、幸福感与关键视角
1 引言
期望,即设想和预见未来情景或状况的能力,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功能。在人类物种的进化历程中,期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至今仍在持续影响着我们。期望始终存在,引导着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人们会不断评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判断其对自身幸福感的影响。
由于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由个人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塑造的,期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和发展。在教育系统中,像学监、校长、教师、其他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政治家等,都拥有并发展着各自的期望,这些期望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思维,还左右着他们的集体行动。
有些期望是明确表达出来的,但也有很多期望是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性的期望,都可能成为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有力驱动因素,并且体现在各种明确或不明确的规范、规则和条例中。早期关于社会压力的社会学研究,就体现了学术界对期望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社会化的关注。另外,有研究表明,学校校长会受到来自学监、教师、同事、其他工作人员、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外部期望的影响。
在瑞典的教育环境中,校长的高流动率给建立社会关系和相关期望带来了挑战。数据显示,瑞典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校长平均任职时间为 2 年,初中七到九年级以及高中的校长平均任职时间为 3 年。这种高流动率使得学校难以保持连续性,可能对学校发展、教育领导力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抵消为提高教育质量所做的其他努力。
期望是调节生理应激反应的基本心理机制,对维持生理平衡、保障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起着重要作用。消极或模糊的结果预期会增加生理应激反应,带来不适,促使人们采取减压行为。相反,积极的结果预期能确保生理应激反应与情境需求相适应,更有可能被视为一种激励。然而,如果生理应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