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的数据决策困境与出路
1. 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教育领域对正式数据和大数据的使用显著增加,不过这是基于对数据较为狭隘的理解和定义。尤其是那些能在外部技术系统中记录的小型正式数据的使用量大幅上升,这些系统由公私组织开发。而教师和学校自身开发的非正式、更广泛的数据视角,从历史角度看,曾在学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定性或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许多关于学校数据工作的介绍都推荐实用主义立场,学者们主张将数据作为学校发展和决策的工具,应同等重视定量和定性数据。然而在现实中,定量数据被赋予了更高优先级,推荐建议、示例和方法大多基于定量数据。官方虽推荐实用主义立场,但实践中改革导向的立场占主导,这就如同文献在这个问题上“口是心非”。
只使用定量数据可能会以牺牲其他教育教学方法为代价,推广特定的教育理念,进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方法、身份认知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于数据的领导理念可被视为一种新实证主义,存在着手段与目标、因果关系、内外关系等简单关联,所建议的方法或技术就是Nikolas Rose所说的“数字管理”。这些方法对外用于国家和地方统计记录以及实现教育目标,对内则是战略、学科导向和教学方法发展与修正的基础。
2. 数据应用发展带来的后果
2.1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这一发展导致教师难以自主选择教学方法,只能采用他人引入和开发的方法。同时,教师和领导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理想情况下,教师应成为学习的领导者,但现实是对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理解过于简单。以数据为基础的领导者被视为理想模式,学校领导因此与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距离,这是对学校领导工作过于简单化的理解。
教育数据决策的困境与平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