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融合:原理、发展与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图像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单一图像往往难以提供场景的完整信息,图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探讨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必要性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1. 图像融合的起源与人类感知的启示
人类拥有五种强大的感知系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些系统就像独立的传感器,能够获取不同类型的信息。以眼睛为例,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场景;耳朵能通过声音感知数据;鼻子能闻到物体的气味;舌头能品尝物体的味道;皮肤能感受物体的质地和大小。人类大脑就像一个高效的数据融合系统,它从这些独立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并将信息融合在一起,以便对场景进行更紧凑的表示和更好的描述,从而辅助决策和执行任务。
这一过程与数据融合的概念相契合,数据融合是将多个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最优或紧凑表示,支持更准确的描述和决策。即使仅考虑眼睛这一个传感器,多次观察同一场景也能让大脑整合视觉信息,发现单张图像中隐藏的细节。同样,当我们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场景时,单张照片往往无法满足需求,我们会拍摄多张照片以获取更多的清晰度和信息,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将这些照片的优点融合在一起,以获得理想的图像。
2. 图像融合的历史与发展
图像融合技术已有超过35年的历史,它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1 历史回顾
- 军事应用的开端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在孟菲斯号潜艇(SSN - 691)上安装了第一个图像融合原型,使操作员能够在最佳位置直接观察传感器捕获的所有图像。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