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分析:从频谱到超线程性能探究
1. 虚拟机频谱概述
虚拟化技术旨在创造一种假象,让现代计算机系统能让用户感觉一台物理机可变成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实例。这也是虚拟化技术再度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虚拟资源(如软件模拟器和虚拟内存)的概念并非新鲜事物,可追溯到大型机架构。现代虚拟机的共同架构特征是采用某种轮询机制来实现资源共享。轮询算法本质上稳定且公平,即使是简单的轮询也体现出公平性。不过,轮询服务的顺序性可能导致性能不如异步服务。
以轮询为判别依据,可将不同的虚拟机表现形式放置在离散频谱上进行分类,该频谱类似于我们熟悉的连续电磁(EM)频谱。如同 EM 频谱可分为紫外线(UV)、可见光和红外线(IR)区域一样,虚拟机频谱可分为微虚拟机监控器(micro - VMM)、中虚拟机监控器(meso - VMM)和宏虚拟机监控器(macro - VMM)三个频谱区域。各虚拟机监控器的相对位置由其各自的轮询速率或轮询频率决定,具体如下表所示:
| 频谱区域 | 轮询周期 | 频率 |
|---|---|---|
| macro - VMM | 分钟到天 | mHz 到 µHz |
| meso - VMM | 毫秒到分钟 | kHz 到 mHz |
| micro - VMM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4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