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中的时间与排队论基础
1. 类量子相变
在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中,存在着类量子相变的现象。估计平均过渡时间的问题类似于量子力学中计算原子衰变率的问题,这是一种一维的相变,也就是量子隧穿。虽然计算机或网络本质上是随机的,严格来说不会表现出量子行为(因为所有概率都是实数值,而非复数),但如果将波函数在复平面上“旋转”,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就可以应用于随机过程,此时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描述的随机过程相同。
类量子相变现象已被用于解释多种网络的动态行为,包括电话网络、分组无线网络,以及更具社会导向性的网络,如股市崩溃和好莱坞大片的流行等。隧穿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能够实现快速数值计算,而无需进行长时间的模拟。因此,它可以用于预测性地局部调整网络,以确保最佳性能,同时避免全局性能崩溃,这种方案已被考虑用于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的准入控制。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方法可用于估计平均过渡时间,如突变理论和大偏差理论。大偏差概念在实际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在相关文献中找到。
2. 时间概念回顾
在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常见的物理时间概念与不太熟悉的逻辑时间概念形成对比,并且实现物理时钟和逻辑时钟都有相应的要求。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同步规则对于维护事件顺序至关重要。
响应时间是一个关键的系统级性能指标。实际测量的响应时间数据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可以拟合为伽马概率分布。在许多情况下,伽马分布可简化为指数分布,这也是本书中解决大多数排队电路模型时所假设的分布。
计算机的可靠性和亚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指数分布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亚稳定性可能对计算机系统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