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Java EE 6总览:平台的主要目标

JavaEE6作为最新的企业级应用平台标准,强调简单性和易用性,引入Profiles概念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增强了可扩展性并进一步简化了开发模型。
【51CTO精选译文】Java EE 6现在已经正式发布。在Sun的官方网站上,有一系列文章对Java EE 6的技术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51CTO开发频道对这个系列进行了翻译,带领你初步领略Java EE 6的新特性。本系列文章将于每周二更新,今天这篇介绍Java EE 6的主要目标。

Java平台企业版本(Java EE)是构建Java企业级应用系统的行业标准,它以坚实的Java平台标准版(Java SE)为基础,添加了支持可扩展性、可访问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其它企业级应用需要的库和系统服务。

自1999年首次发布以来,Java EE已经发展成一个功能丰富的高性能平台,其最新版本Java EE 6同时强调了简单性和易用性。实际上,使用该平台的当前版本Java EE 5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系统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Java EE 6在上一个版本基础上,取得了不少进展,添加了大量的新技术,其中有些灵感来自充满活力的Java EE技术社区,它也进一步简化了平台,相对于以往的Java EE版本扩展了可用性。

本文主要介绍Java EE 6的目标。下面是Java EE 6平台的主要目标:

更加灵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Java EE平台变得越来越臃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 EE 6引入了Profiles的概念,Profiles包括了为具体应用类设计的Java EE平台配置。一个Profiles可能包括Java EE平台技术,以及已经通过了Java社区进程(JCP)的额外技术的一个子集,但这些额外技术并不是Java EE平台的一部分。Java EE 6首次引入了这些Profiles:Web Profile,设计用于Web应用系统开发的Java EE平台的子集,Web Profile只包括那些大部分Web应用开发人员需要的技术,不包括那些开发人员通常不需要的企业级技术。

此外,Java EE 6平台已经确定了大量的候选技术,这些候选技术包括已经被新技术取代的技术,或者那些没有广泛推广的技术,候选技术意味着它将成为平台的可选组件,而不是必需的组件。

可扩展性更好

* Java EE 6的可扩展性、使用偏好以及修剪
* Java EE 6新特性尝鲜:EJB 3.1重要变化..
* 从Java EE 6最终草案看Java企业级开发的..
* IntelliJ IDEA 9发布 支持Java EE 6和Gl..
* NetBeans 6.8新特性一览 全面支持Java E..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已经成为Web或企业应用开发者越来越感兴趣的对象,Java EE 6包括更好的扩展性,相比之前的版本具有更多的服务提供者接口,使你可以用标准的方法在你的Java EE 6实现中插入技术,甚至框架。一旦插入,这些技术就与内置于Java EE 6平台中的工具一样易于使用。

对可扩展性重点放在Web层,Web应用开发人员通常会使用第三方框架,但注册这些框架让其能用在Java EE Web应用系统中可能会很复杂,通常需要开发人员添加或编辑复杂的XML部署描述文件,Java EE 6通过自我注册就可以使用这些框架,因此很容易合并和在应用系统中配置它们。

进一步简化了开发模型

Java EE 5已经让Web和企业应用系统开发变得非常方便,例如,Java EE 5引入了一个更简单的基于普通Java对象(Plain Old Java Objects,POJO)和注解的企业应用编程模型,并取消了对XML开发描述符的需要。此外,Enterprise JavaBeans (EJB)技术也进行了精简,需要更少的类和接口,通过利用Java持久性API(Java Persistence API ,JPA)优势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对象关系映射方法。

Java EE 6使开发企业或Web应用系统更容易,该平台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可用性改进,例如,你可以使用注解定义Web组件,如Servlet和Servlet过滤器。此外,依赖性注入注解已经标准化,使注入类跨框架时更便携。另外Java EE应用程序包装要求也简化了,例如,你可以直接向一个WAR文件添加企业Bean,不再需要将企业Bean封装到JAR文件,然后将JAR文件打包到 EAR文件中了。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结合Matlab代码与Simulink仿真实现。文章详细分析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特别是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后带来的全驱动特性,使其在姿态与位置控制上具备更强的机动性与自由度。研究涵盖了非线性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如PID、MPC、非线性控制等)、仿真验证及动态响应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文中提供的Matlab/Simulink资源便于读者复现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经验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与先进控制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②研究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非线性控制)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③支持科研论文复现、课程设计或毕业课题开发,推动无人机高机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档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逐步实现建模与控制算法,重点关注坐标系定义、力矩分配逻辑及控制闭环的设计细节,同时可通过修改参数和添加扰动来验证系统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