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网络层
2.1 网络层服务
- 网络层不再是端到端的服务,在每一个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都需要运行网络协议;
- 路由器也将拆分网络层的数据报,进行下一步的路由和转发;

- 1、网络层核心功能-转发和路由
- 路由器根据数据报,将数据报转发到正确输出端口;
- 每个路由器要维护一个转发表;

- 2、网络层核心功能-连接建立

- 网络层连接:两个主机之间(路径上所有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参与其中);
- 传输层连接: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对中间网络设备透明);
- 3、网络层服务模型
- Internet的网络服务就是尽力而为服务;
- ATM在网络层提供四种服务,分别是CBR\VBR\ABR\UBR;

- 提供两种网络层服务模型
- 无连接服务(不预先确定路径,不同分组不同路径,—数据报网络)
- 连接服务(路径实现确定,相同路径,—虚电路网络)

2.1.1 连接服务-虚电路网络
- 网络层是主机到主机(网络核心),传输层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
- 1、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 2、虚电路(Virutal circuits)

- 分组交换但是,建立连接,并且占用全部带宽;

- 携带相同虚电路标识的(VCID)就会沿着相同的路径(每一个路由器都需要建立维护)进行传输;
- 3、VC的具体实现

- 由于每一段链路的带宽不同,可以提供的虚电路的数量不同,因此每一条虚电路不是全局统一的一个编号,而是沿路每段链路一个编号;
- 因此需要转发表记录经过的每条虚电路;
- 4、VC转发表

- 5、虚电路信令协议(signaling protocols)

2.1.2 无连接服务-数据报网络
- Internet网络中,采用的是数据报网络(无连接);
- 1、数据报网络
- 每个分组都要携带目的地址;

- 如果路由算法,更新可能会导致相同目的地址的分组走不同的路径;
- 2、数据报转发表
- 记录所有的IP地址是不可能的,因此转发表记录的是目的地址范围;



- 3、最长前缀匹配优先

- 4、数据报网络 vs 虚电路网络

2.2 IP协议
2.2.1 IP数据报
- 1、Internet网络层

- 2、IP数据报(分组)格式

- 版本号字段占4位:IP协议的版本号;4 -> IPv4;6 -> IPv6;
- 首部长度字段占4位:IP分组首部长度;(4bit的话最大15),但是视为4字节为单位;
- 例如:5->IP首部长度为20(5*4)字节;
- 服务类型(TOS)字段占8位:指示期望获得哪种类型的服务
- 1998年改名为区分服务;
- 只有在网络提供区分服务(DiffServ)时使用;
- 一般情况下并不使用,通常IP分组的该字段(第2字节)的值为00H;

本文深入解析网络层的转发与路由机制,探讨虚电路网络与数据报网络的区别,包括IP协议(如IP数据报、分片与编址)、DHCP、NAT、ICMP、IPv6、路由算法(Dijkstra与距离向量)及RIP、OSPF、BGP等路由协议。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68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