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组态软件依据自身的过程数据库,下连各种硬件设备,并通过动态人机界面可以将采集处理的数据展现给用户,或者传递给其他应用程序。其结构如图所示:
组态软件的出现,由于其预先提供了各种常用组件和相关设备驱动,一方面将监控系统设计的难度大为降低,开发相关系统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自由连接多种设备,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可以依据需要设计出成本最优的工程。
对于硬件设备,特别是可编程的PLC等硬件,自身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而可以连接PLC等硬件的组态软件也可以通过脚本等执行一定的控制功能,那么控制是交给上位机的组态软件,还是下位机的PLC呢?这里先对两者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下位机控制
下位机可以执行一些相关的控制动作,优点在于其速度快,可靠性高,稳定。其缺点在于受到其自身的限制,对于一些特殊的复杂控制,以及和其他特殊设备相关或者涉及到关系数据库等控制功能作无法执行。
上位机控制
上位机的组态软件同样可以执行一定的控制动作,其优点在于脚本编写更容易,而且可以方便可执行涉及到多个设备以及关系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的控制动作,能充分发挥自身系统的优势。缺点在于有时会遇到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讯的时间瓶颈,而且通常组态软件运行工控机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其稳定性和PLC等有差距。
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需要来进行相关的控制分布。下面通过一些典型示例进行说明:
适合下位机控制场合
对于一些实时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