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特定本体驱动的流程建模方法解析
1. 模型可理解性与评估
当模型要展示给其他利益相关者时,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模型至关重要。可以使用结构复杂性指标来评估模型的可理解性,若模型复杂,其可理解性可能较低。在相关方法中,可利用复杂性指标确保模型不超出复杂度限制。
2. 基于社区的本体反馈评估阶段
此阶段需在模型满足预期语义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模型能正确反映其设计的流程,且模型中的所有陈述在该流程中均有效。具体步骤如下:
1. 当流程模型完成后,存储代表该模型的 OWL 文件以及为模型注释所选的企业特定本体(ESO)概念。
2. 处理该文件以提取可能有用的反馈,这些反馈可纳入 ESO 中。例如,列出模型中未被 ESO 概念注释的元素,原因可能是 ESO 中没有与之等价的概念。
3. 将反馈提供给其他社区成员进行讨论,直至就是否将提议的更改(如添加新概念)纳入新版本的本体达成共识。
为达成共识,采用德尔菲法,具体通过三轮对反馈进行评论来实现。研究表明,大多数回复的变化发生在前两轮,因此选择三轮。每轮评论会被打分,三轮完成后决定是否纳入反馈。若社区无法达成共识,则由高度可信的社区成员做出最终决定。若反馈协商进展缓慢,可在未完成预定轮数的情况下终止流程,此时由高度可信、授权的社区成员负责决策。
3. 本体更新与演化阶段
反馈验证完成后,本体专家将结果以语法正确的方式纳入企业本体。当纳入大量反馈后,会提出新的本体版本,新本体可纳入新的概念/关系,更新缺失或不完整的部分,或移除无关的部分。
4. 方法演示
通过实验室演示说明方法的建议生成阶段,建模者使用现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