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僵尸网络检测与数据加密技术深度剖析
僵尸网络检测技术概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僵尸网络攻击对物联网(IoT)设备和网络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攻击依据恶意代码成功感染设备或网络后造成的影响进行分类。僵尸网络检测技术成为了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众多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僵尸网络检测器通常需要两个输入:一是对僵尸网络恶意行为的了解,二是需要观察的程序。一旦检测器掌握了恶意行为的特征和待检测程序,就会运用检测技术来判断该程序是恶意还是良性。入侵检测系统(IDS)和恶意软件检测器有时会被混用,但实际上恶意软件检测器通常只是完整 IDS 的一个组成部分。检测恶意软件的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类:基于异常的检测、基于规范的检测和基于签名的检测。这三类检测技术又各自包含静态、动态和混合三个子类别。
- 基于异常的检测 :该技术在程序运行时收集信息,以构建程序的正常行为模式,从而判断被观察程序的恶意性。基于规范的检测可视为基于异常检测的一个子类别。
- 基于规范的检测 :通过控制某些规范或规则来确定程序的有效行为,违反这些规则的程序通常被视为异常且可能是恶意的。
- 基于签名的检测 :使用预定义的规则来判断被观察主机上的程序是否恶意。恶意行为的属性或签名的特征化是基于签名的检测方法有效性的关键。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检测方法上存在差异。静态分析利用被观察程序的语法或结构属性来预测其恶意性;而动态分析则在代码开始执行时,基于主机或网络的各种特征,如客户端 - 服务器连接时间、DNS 等进行检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