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布式追踪在性能恢复中的应用与分析

分布式追踪在性能恢复中的应用与分析

1. 混沌工程与追踪的结合

混沌工程是一种将故障故意注入分布式系统的实践,目的是了解软件及其团队对故障的响应方式。虽然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事件响应或恢复基线性能的一部分,但能帮助我们为实际问题的发生做好准备。分布式追踪可以为解决通过这种技术发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数据。

在混沌工程中引入的故障应足够罕见,以免影响用户可见的性能。然而,这也意味着使用统一采样技术不太可能收集到注入故障的请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像处理新版本发布和其他计划变更一样,在跨度(span)中添加标签来表明故障是故意注入的,确保收集到用于分析的追踪数据。

追踪还能帮助识别注入的故障何时影响到了用户。通过查找既包含注入故障的跨度又包含带有错误的根跨度的追踪,可以发现传播到堆栈顶部的注入故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立即提醒团队成员,甚至禁用该类型的注入故障。

2. 实时响应

与有充足时间仔细收集数据以支持决策的计划性能改进工作不同,在响应事件时,很难预测需要哪些数据,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收集。分布式追踪工具可以提供实时搜索功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正在发生的情况。

以Zipkin的追踪搜索功能为例,我们可以使用该功能查找包含特定服务、延迟超过给定阈值、包含特定标签或其他元数据的追踪。通过多次搜索,我们可以找到慢速或失败请求的追踪示例,并在开始构建问题理论时,查找可能有助于解释问题的其他特征的追踪。例如,如果怀疑金丝雀发布导致了性能回归,搜索由该金丝雀处理的追踪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分布式追踪工具的实时搜索功能与许多日志聚合工具类似,都能对大量诊断数据进行临时搜索。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问题证据的日志很少能

【电能质量扰动】基于ML和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研究(Matlab实现)内容概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ML)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并提供了Matlab实现方案。首先利用DWT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有效捕捉电压暂降、暂升、中断、谐波、闪变等常见扰动的关键信息;随后结合机器学习分类器(如SVM、BP神经网络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实现对不同类型扰动的自动识别准确区分。该方法充分发挥DWT在信号去噪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结合ML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提升了分类精度鲁棒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电能质量监测分析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信号处理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扰动类型的自动识别;②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或科研实验平台;③目标是提高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的准确性效率,为后续的电能治理设备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DWT的实现过程特征提取步骤,重点关注小波基选择、分解层数设定及特征向量构造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尝试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效果,以全面掌握该方法的核心技术要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