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H743驱动SD卡(2)

本文介绍了STM32H743如何驱动SD卡,涉及SDIO协议的基础知识,SD卡的发展历程,包括SD和MMC的比较,以及SD卡的规格和加密技术。SD卡市场主要由闪迪和东芝主导,尽管面临技术转移和市场竞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接前一篇文章:STM32H743驱动SD卡(1)

本文内容参考:

SDIO—SDIO协议简介-优快云博客

STM32——SDIO的学习(驱动SD卡)(理论篇)-优快云博客

STM32个人笔记-SDIO接口-优快云博客

STM32-(40):SD卡与SDIO-优快云博客

【STM32】使用SDIO进行SD卡读写(一)-初步认识SD卡-布布扣-bubuko.com

第33讲-SDIO—SD卡读写测试 1(SD基础知识)_哔哩哔哩_bilibili

特此致谢!

二、SD卡详解

1. 简介

SD卡的英文全称为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译为安全数码卡。SD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加、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闪迪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

SD卡的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这么说起来不够形象,大家可以在脑海中回忆一下SD卡的样子,如果记不起来或者不能完全想出完整的样子,看下图就能想起来了:

有人会说了:不对,我印象中的应该是小卡,没有这么大个。您说的那个应该是这种卡:

这叫作Micro SD卡,也叫TF卡。它和上边那个普通SD卡的大小关系是这样的:

2. 历史

上一回已提到,MMC卡可以说是SD卡的前身。MMC英文全称为Multi-Media Card,中文译为多媒体卡。MMC由西门子公司和闪迪公司于1997年推出(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闪迪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MMC的封装技术较为先进,7针引脚,体积小、重量轻、非常符合移动存储的需要。MMC支持1bit模式,20MHz时钟,采用总线结构。 

 MMC在SM卡基础上诞生,替代了东芝开发的SM卡。不久的几年后,在MMC卡基础上研发的SD卡又替代了MMC卡,成为了几乎一切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存储卡格式。 

3. 结构

SD卡的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由MMC发展而来,大小和MMC卡差不多,尺寸为32mmx24mmx2.1mm。长宽和MMC卡一样,只是比MMC卡厚了0.7mm,以容纳更大容量的存贮单元。与MMC卡保持着向上的兼容,MMC卡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以被MMC设备存取。SD卡外型采用了与MMC卡厚度一样的导轨式设计,以使SD设备可以适合MMC卡。

4. 规格

SD卡是东芝公司在MMC卡技术中加入加密技术硬件而成,由于MMC卡可能会较易让使用者复制数码音乐,东芝便加入这些技术希望令音乐业界安心。类似的技术包括索尼的MagicGate,理论上加密技术可引入一些数码版权管理措施,但这功能甚少被应用。

SD系列记忆卡都是闪迪完成测试后送交SD卡协会认证规格,因此几乎所有专利权都掌控在SanDisk手上。不过在2007年,因为NAND市场的动荡SanDisk变卖了家当,给外界一种即将消失错觉。失去了很多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最重要的NAND工厂都卖给了美光。没多久,重新吸引外资换了脸面的SanDisk,无心再研发Flash技术和建立新厂。而是注资东芝与东芝合作,使用东芝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生产芯片。之后东芝试产的新产品都会有两个品牌的LOGO。SD卡也不例外,两个品牌的产品拥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两个牌子也是SD卡市场的主要供货来源。

更多内容请看下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蓝天居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