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C++本身所提供的new/delete对内存的管理和操作已经相当强并且完美,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对这两个操作符进行重载来接管内存管理。但是在嵌入式系统等内存资源相对紧张,并且经常需要创建释放对象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堆破碎或者要求较高的内存效率时需要对new和delete进行重载(可以这样设想,如果独立分配一个heap,在这个heap里都是相同的对象在分配和释放,那么即便是删除掉一个对象那么释放出来的内存空间正好供下一个分配的对象使用,因此可以避免掉内存碎片的问题)。
new和delete操作符的重载最简单的代码如下:
- //new操作符
- void * CTestMem::operator new(size_t size)
- {
- void * p = malloc(size);
- return p;
- }
- //delete操作符
- void CTestMem::operator delete(void *p)
- {
- free(p);
- }
这个几乎是C++默认的处理方式,如果要实现上面讲的避免堆破碎的功能,对于具体的运行环境有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在WIN32上可以使用WIN32的HEAP设施,具体的做法是在类当中增加一个HEAP句柄来管理一个专门存放该类对象的HEAP,另外增加一个引用计数来管理HEAP。在new当中创建类对象时把对象用相应的HEAP函数创建到HEAP当中,另外每次创建都要增加引用计数,在第一次创建时还要创建堆;在delete当中将内存从HEAP当中释放,并且减少引用计数,在引用计数到达0时还要删除掉整个HEAP。其他环境下的实现都大同小异。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在new和delete重载的代码当中并没有包含关于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这部分不需要程序员来接管调用,C++本身在获取内存/释放内存以后/以前会自动调用这两个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