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写在最前面
因为处于忙碌的状态而不放弃学习、反思、总结是对自己懒惰的借口。虽然已经断断续续的工作了接近八年,但依然希望自己是那个不忘初心的自己。
最近间歇性的处于迷茫、纠结、内耗的状态,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总是早上定了目标,晚上总结的时候发现目标没有实现。如果想要停止这种状态,只能倒逼自己学习,然后输出总结。
注: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了自己的梦想
1.1 关于 CNCF
CNCF,全称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成立于 2015 年 7 月 21 日。
CNCF 的使命: 该基金会的使命是让云原生计算无处不在。CNCF 云原生定义 v1.0 表示,
-
云原生技术使组织能够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现代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容器、service meshes、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 就是这种方式的例证。
-
这些技术使松散耦合的系统具有弹性、可管理和可观察。与强大的自动化相结合、工程师能够以最少的工作量频繁且可预测地进行高影响力的更改。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旨在通过培养和维持开源、供应商中立项目的目的生态系统来推动这种凡事的采用。使用最先进的模式民主化,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这些创新。
注:技术的产生是有时代背景的,图灵机如此,云原生亦如此。
1.2 CNCF 项目成熟度
在申请成为 CNCF 项目的时候,需要确定项目的成熟度,成熟度的级别包括以下三种:
-
sandbox(初级)
-
incubating(孵化中)
-
graduated(毕业)
是否可以成为 CNCF 项目需要通过技术监督委员会 (TOC),投票采取 fallback 策略,即回退策略,先从最高级别开始,如果 2/3 多数投票都通过的话则确认该级别,如果没有通过的话,则进行下一个级别的投票,如果一直到 sandbox 级别都没有得到 2/3 多数投票通过的话,则拒绝进行 CNCF 项目。
简略投票回退总结示意图:

注:当前所有的 CNCF 项目参考 https://www.cncf.io/projects/
长篇大论的 CNCF & CNCF 项目背景介绍完成了,可以开始针对感兴趣的已经毕业的项目做简单的用途介绍。由于目前已经毕业的项目比较多,会按照多期文章的方式进行总结。

本文介绍了CNCF及其使命,重点讲述了Argo在云原生环境中的应用,包括配置argoworkflow的前置步骤,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作者通过实践分享了argo的安装和工作流程配置经验,强调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