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数据库系统的4个基本概念
数据 data
数据库 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DBS
1.数据
-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 数据的定义: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 数据的种类: 数字、文字、图形、图形、音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订单情况等等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为什么要简历数据库:
收集并抽取出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将其保存,以供进一步加工处理,抽取有用的信息,转换为有价值的知识。
1.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 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分为两类:
(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他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实体 2属性
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
实体-联系方法
。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E-R方法也称为E-R模型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
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数据操作的类型
查询
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数据操作的语言
定义数据操作的确切定义、符号、优先级别
实现数据操作的语言
查询语言=Query Language
更新语言-DML
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半机构化数据模型
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图模型。。。。
1.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
- 结点的双亲是唯一的
- 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的实体联系
- 任何记录值只有按其路径查看
- 没有一个子女记录值能够脱离双亲记录值而独立存在
层次模型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 无相应的双亲结点值就不能插入子女结点值
- 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
- 更新操作时,应更新所有相应记录,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网状模型
- 允许多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
- 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结点
- 允许两个结点之间有多种联系
- 要为每个联系命名 并指出该联系有关的双亲记录和子女记录
网状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 支持码的概念:唯一标识记录的数据项的集合,取唯一的值
- 保证一个联系中双亲记录与子女记录之间是一对多联系
- 可以定义双亲记录和子女记录之间的某些约束条件
关系模型的的数据结构
-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 主码key--也称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 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 关系模型--对关系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模式schema
- 是对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是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值
-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实例instance
- 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模式的一个具体值
- 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
- 实例随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而变动
1. 数据库管理员 dba
职责: 参与确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参与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策略的设计
参与确定数据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周期性转储数据库。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系统故障回复,介质故障回复,监视审计文件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
2.系统分析员
- 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
- 与用户及数据库管理人员结合,确定系统的硬软件配置
- 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
3.数据库设计人员
- 参与用户需求调查和系统分析
- 确定数据库中的数据
- 设计数据库各级模式
4.应用程序员
- 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
- 进行调试和安装
绪论小结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重点:
牢固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的3个组成要素;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
难点:
介绍了大量的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本章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