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定律

        在软件这个行业里有些规则是很有杀伤力的,比如很有名的摩尔定律。总结出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于可以大致的照明方向,免得努力来努力去却走到了阴沟里。
      现实中种种利益纷争、观点之争看似纷繁,但在大时间尺度下来看却都是规则的实现手段。这就好比下围棋,每一手都要为谋得利益而计算,但结局却只有三种:赢、输或和,这就是规则的力量。
       程序员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程序员的收入是技能复杂度和技能实现可能程度的函数。如果程序员的工资是S,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为A,程序员掌握的技能复杂度为C,实现程度为P。那么S = A x C x P。
 这里面的实现程度P不太好理解,额外做点说明。好比说有人在东北种了很多白菜,并获得了大丰收。与此同时广州也确实需要大白菜,按批发价他的这批白菜可以买10万。但关键是这个人找不到车皮,大白菜就只能在当地零售,这个时候这批大白菜就只能买1万块钱。这就是实现程度。大白菜内蕴了既定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因为卖多少钱而改变,但这种价值能实现到什么程度则依赖于现实的可能性。这视乎很简单,但其实不是,很多人的一生就笼罩在这条定律下面,我们来基于这第一定律继续做些推导。
推论1:越容易上手的技术,其内蕴价值越低。
技能的复杂度C可以大致等价于掌握一门技术所需要的时间。
各种集成的开发环境,各种容易学习的类库等使软件开发的门槛降得很低,这对整个产业是有利的,但对个体而言则是不利的。花5个月可以学会的技术,其他人花5个月也可以学会,而5个月可以学会的东西所蕴含的价值一定是低的。与之相对5年才可以学会的东西,其内蕴价值一定是高的。内蕴价值低,所对应的收入必然偏低。有时候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越热门的技术收益越好。
这在大多时候是错的。越热的技术,越成熟的技术越是大众的,而越是大众的技术内蕴价值越低,所以收益越不好。热度能够帮助找到工作,但对技能复杂度C没有影响。
推论2:单纯的涉猎广泛,没有专精,对收入的影响是负面的。
各种技术的复杂度大概是呈指数增长的,越到后面前进一步越困难。好比说学会5门语言所需要的时间大多时候远比学精一门语言要短。在特定年纪尚,每样技术都会一点,对提高实现程度P略有帮助,但自身可替代性很强,对技能复杂度C的影响为负面。长期来看得不偿失。
推论3:实现程度P越高,风险越大。
有些技术领域很窄,上手也慢,实现程度却高,比如显卡驱动,打印驱动等。但这类工作好比在钢丝上跳舞: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回报大体不错,但最怕技术更迭。技术一换代,可能多年积累十去六七。
          总结来看,程序员要想获得不错的收入,第一要掌握稀缺的技术,即技术的内蕴价值要高;第二要找到实现稀缺技术的场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皮特大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