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inter布局管理
pack, grid, place 均用于管理同在一个父组件下的所有组件的布局,其中:
- pack 是按添加顺序排列组件
- grid 是按行/列形式排列组件
- place 则允许程序员指定组件的大小和位置
Pack:
pack 更适用于少量组件的排列, 使用上比较简单,构建复杂布局可以添加Frame组件或者直接使用grid组件。
注意:不要在同一个父组件中混合使用 pack 和 grid,因为 Tkinter 会很认真地在那儿计算到底先使用那个布局管理器......以至于你等了半个小时,Tkinter 还在那儿纠结不出结果!
pack(**options)
-- 下方表格详细列举了各个选项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选项 |
含义 |
anchor |
1. 控制组件在 pack 分配的空间中的位置 2. N, NE, E, SE, S, SW, W, NW, 或 CENTER 来定位(EWSN代表东西南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默认值是 CENTER |
expand |
1. 指定是否填充父组件的额外空间 2. 默认值是 False |
fill |
1. 指定填充 pack 分配的空间 2. 默认值是 NONE,表示保持子组件的原始尺寸 3. 还可以使用的值有:X(水平填充),Y(垂直填充)和 BOTH(水平和垂直填充) |
in_ |
1. 将该组件放到该选项指定的组件中 2. 指定的组件必须是该组件的父组件 |
ipadx |
指定水平方向上的内边距 |
ipady |
指定垂直方向上的内边距 |
padx |
指定水平方向上的外边距 |
pady |
指定垂直方向上的外边距 |
side |
1. 指定组件的放置位置 2. 默认值是 TOP 3. 还可以设置的值有:LEFT,BOTTOM,RIGHT |
EG:
Label(root, text='RED', bg='red', fg='white').pack(fill=X, expand=True)
Label(root, text='GREEN', bg='green', fg='black').pack(fill=X, expand=True)
Label(root, text='BLUE', bg='blue', fg='white').pack(fill=X, expand=True)
Label(root, text='RED', bg='red', fg='white').pack(side=LEFT, expand=True)
Label(root, text='GREEN', bg='green', fg='black').pack(side=LEFT, expand=True)
Label(root, text='BLUE', bg='blue', fg='white').pack(side=LEFT, expand=True)
*******************************************
Grid:
最灵活最值得学习的布局组件,设计对话框so easy!
使用 grid 排列组件,只需告诉它你想要将组件放置的位置(行/列,row 选项指定行,cloumn 选项指定列)。此外,你并不用提前指出网格(grid 分布给组件的位置称为网格)的尺寸,因为管理器会自动计算。
默认情况下组件会居中显示在对应的网格里,你可以使用 sticky 选项来修改这一特性。eg: sticky=W 左对齐
rowspan 和 columnspan 就可以实现跨行和跨列的功能,是的几个网格只放一个组件
-- 下方表格详细列举了各个选项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选项 |
含义 |
column |
1. 指定组件插入的列(0 表示第 1 列) 2. 默认值是 0 |
columnspan |
指定用多少列(跨列)显示该组件 |
in_ |
1. 将该组件放到该选项指定的组件中 2. 指定的组件必须是该组件的父组件 |
ipadx |
指定水平方向上的内边距 |
ipady |
指定垂直方向上的内边距 |
padx |
指定水平方向上的外边距 |
pady |
指定垂直方向上的外边距 |
row |
指定组件插入的行(0 表示第 1 行) |
rowspan |
指定用多少行(跨行)显示该组件 |
sticky |
1. 控制组件在 grid 分配的空间中的位置 2. 可以使用 N, E, S, W 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定位(EWSN代表东西南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使用加号(+)表示拉长填充,例如 N + S 表示将组件垂直拉长填充网格,N + S + W + E 表示填充整个网格 4. 不指定该值则居中显示 |
grid_bbox(column=None, row=None, col2=None, row2=None)
-- 返回一个 4 元组描述该组件所在的限定矩形-- 如果指定 column 和 cow 参数,则返回该位置(column, cow)的组件的限定矩形描述
-- 如果指定 4 个参数,则返回从(column, cow)到(col2, row2)所有组件的限定矩形描述
-- 例如 grid_bbox(0, 0, 1, 1) 返回的是 4 个组件所在的限定矩形
grid_columnconfigure(index, **options)
-- 设置列的属性
-- 注意:设置的是该组件所拥有的 grid 的列
-- 可以设置的选项及含义如下:
选项 |
含义 |
minsize |
指定该列的最小宽度 |
pad |
指定该列中最大网格的水平边距 |
weight |
1. 指定列与列之间的相对距离 2. 默认值是 0 3. 这个你比较难理解,小甲鱼还是详细解说下:初创建窗口的时候,grid 会自动根据组件的尺寸分配窗口的尺寸,当你拉伸窗口的尺寸时就会有空白显示出来。这个选项正是指定列与列之间是否填充空白,默认是不填充的。另外,该选项的值是指定填充空白的倍数,例如 weight = 2 的列会比 weight = 1 的列填充多一倍的空白。所以需要平均填充的话,只需要所有的列都设置 weight = 1 即可。 |
grid_forget()
-- 将组件从屏幕中“删除”
-- 并没有销毁该组件,只是看不到了
-- 可以通过 grid 或其他布局管理器显示已“删除”的组件,但该组件所在网格的选项设置不会恢复
grid_info()
-- 以字典的形式返回当前 grid 的选项
grid_location(x, y)
-- 返回位于(或接近)给定坐标(x, y)的网格位置
-- 返回值是一个 2 元组表示网格对应的(列,行)
grid_propagate(flag)
-- 如果开启,父组件会自动调节尺寸以容纳所有子组件
-- 默认值是开启(flag = True)
-- 该方法仅适用于父组件
grid_remove()
-- 跟 grid_forget() 一样,但恢复的时候会记住该组件所在网格的选项设置
grid_rowconfigure(index, **options)
-- 设置行的属性
-- 注意:设置的是该组件所拥有的 grid 的行
-- 可以设置的选项及含义如下:
选项 |
含义 |
minsize |
指定该行的最小高度 |
pad |
指定该列中最大网格的垂直边距 |
weight |
1. 指定行与行之间的相对距离 2. 默认值是 0 3. 这个你比较难理解,不懂可以参考上边 grid_columnconfigure() 的详细解释 |
grid_size()
-- 返回该组件所拥有的 grid 的尺寸
-- 返回值是一个 2 元组,表示(列, 行)分别的网格数
grid_slaves(row=None, column=None)
-- 以列表的形式返回该组件的所有子组件
-- 该方法仅适用于父组件
EG:
...
Label(root, text='ACCOUNT',).grid(row=0, column=0,sticky=W)
Label(root, text='PASSWORD').grid(row=1, column=0,sticky=W)
Entry(root).grid(row=0, column=1)
Entry(root, show='*').grid(row=1, column=1)
Button(root, text='SUBMIT').grid(columnspan=2)
...
*******************************************
Place
一般不用,特殊情况有妙用, eg:子组件显示在父组件中间,一个组件覆盖另一个组件
EG:
...
Label(root, bg='red').place(relx=0.5, rely=0.5, relheight=0.75, relwidth=0.75, anchor=CENTER)
Label(root, bg='yellow').place(relx=0.5, rely=0.5, relheight=0.5, relwidth=0.5, anchor=CENTER)
Label(root, bg='blue').place(relx=0.5, rely=0.5, relheight=0.25, relwidth=0.25, anchor=CENTER)
...
上图无论你如何拉伸改变窗口,三个 Label 的尺寸均会跟着改变(神同步~)。x 和 y 选项用于设置偏移(像素),如果同时设置 relx(rely)和 x(y),那 place 将优先计算 relx 和 rely,然后再实现 x 和 y 指定的偏移值。
-- 下方表格详细列举了各个选项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选项 |
含义 |
anchor |
1. 控制组件在 place 分配的空间中的位置 2. N, NE, E, SE, S, SW, W, NW, 或 CENTER 来定位(EWSN代表东西南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默认值是 NW |
bordermode |
1. 指定边框模式(INSIDE 或 OUTSIDE) 2. 默认值是 INSIDE |
height |
指定该组件的高度(像素) |
in_ |
1. 将该组件放到该选项指定的组件中 2. 指定的组件必须是该组件的父组件 |
relheight |
1. 指定该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高度 2. 取值范围 0.0 ~ 1.0 |
relwidth |
1. 指定该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宽度 2. 取值范围 0.0 ~ 1.0 |
relx |
1. 指定该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水平位置 2. 取值范围 0.0 ~ 1.0 |
rely |
1. 指定该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垂直位置 2. 取值范围 0.0 ~ 1.0 |
width |
指定该组件的宽度(像素) |
x |
1. 指定该组件的水平偏移位置(像素) 2. 如同时指定了 relx 选项,优先实现 relx 选项 |
y |
1. 指定该组件的垂直偏移位置(像素) 2. 如同时指定了 rely 选项,优先实现 rely 选项 |
place_forget()
-- 将组件从屏幕中“删除”
-- 并没有销毁该组件,只是看不到了
-- 可以通过 place 或其他布局管理器显示已“删除”的组件
place_info()
-- 以字典的形式返回当前 place 的选项
place_slaves()
-- 以列表的形式返回该组件的所有子组件
-- 该方法仅适用于父组件
标准对话框
Tkinter 为了提供了三种标准对话框模块,它们分别是(以前是独立模块,现在全在tkinter下面了):
- messagebox
- filedialog
- colorchooser
使用时依然要使用from tkinter import messagebox, filedialog, colorchooser
messagebox(消息对话框)
下表为你列出了使用 messagebox 可以创建的所有标准对话框样式:
使用函数 |
对话框样式 |
askokcancel(title, message, options) |
|
askquestion(title, message, options) |
|
askretrycancel(title, message, options) |
|
askyesno(title, message, options) |
|
showerror(title, message, options) |
|
showinfo(title, message, options) |
|
showwarning(title, message, options) |
|
参数
所有的这些函数都有相同的参数:
- title 参数毋庸置疑是设置标题栏的文本
- message 参数是设置对话框的主要文本内容,你可以用 '\n' 来实现换行
- options 参数可以设置的选项和含义如下表所示
选项 |
含义 |
default |
1. 设置默认的按钮(也就是按下回车响应的那个按钮) 2. 默认是第一个按钮(像“确定”,“是”或“重试”) 3. 可以设置的值根据对话框函数的不同可以选择:CANCEL,IGNORE,OK,NO,RETRY 或 YES |
icon |
1. 指定对话框显示的图标 2. 可以指定的值有:ERROR,INFO,QUESTION 或 WARNING 3. 注意:不能指定自己的图标 |
parent |
1.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 2. 如果想要将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 w 上,那么可以设置 parent=w |
返回值
askokcancel(),askretrycancel() 和 askyesno() 返回布尔类型的值:
- 返回 True 表示用户点击了“确定”或“是”按钮
- 返回 False 表示用户点击了“取消”或“否”按钮
askquestion() 返回“yes”或“no”字符串表示用户点击了“是”或“否”按钮
showerror(),showinfo() 和 showwarning() 返回“ok”表示用户按下了“是”按钮
filedialog(文件对话框)
当你的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打开文件或保存文件的功能时,文件对话框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起来就是这样:
from tkinter import filedialog
root = Tk()
def callback():
fileName = filedialog.askopenfilename(defaultextension='.py', filetypes=[("Python", ".py"), ("JPG", ".jpg")])
print(fileName)
Button(root, text="Open File", command=callback).pack()
mainloop()
filedialog 模块提供了两个函数:askopenfilename(**option) 和 asksaveasfilename(**option),分别用于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
参数
两个函数可供设置的选项是一样的,下边列举了可用的选项及含义:
选项 |
含义 |
defaultextension |
1. 指定文件的后缀 2. 例如:defaultextension=".jpg",那么当用户输入一个文件名 "FishC" 的时候,文件名会自动添加后缀为 "FishC.jpg" 3. 注意:如果用户输入文件名包含后缀,那么该选项不生效 |
filetypes |
1. 指定筛选文件类型的下拉菜单选项 2. 该选项的值是由 2 元祖构成的列表 3. 每个 2 元祖由(类型名,后缀)构成,例如:filetypes=[("PNG", ".png"), ("JPG", ".jpg"), ("GIF", ".gif")] |
initialdir |
1. 指定打开/保存文件的默认路径 2. 默认路径是当前文件夹 |
parent |
1.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 2. 如果想要将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 w 上,那么可以设置 parent=w |
title |
指定文件对话框的标题栏文本 |
返回值
1. 如果用户选择了一个文件,那么返回值是该文件的完整路径
2. 如果用户点击了取消按钮,那么返回值是空字符串
colorchooser(颜色选择对话框)
颜色选择对话框提供一个友善的界面让用户选择需要的颜色,大家看下例子:
from tkinter import colorchooser
root = Tk()
def callback():
fileName = colorchooser.askcolor()
print(fileName)
Button(root, text="choose color", command=callback).pack()
mainloop()
参数
askcolor(color, **option) 函数的 color 参数用于指定初始化的颜色,默认是浅灰色;
option 参数可以指定的选项及含义如下:
选项 |
含义 |
title |
指定颜色对话框的标题栏文本 |
parent |
1.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对话框默认显示在根窗口上 2. 如果想要将对话框显示在子窗口 w 上,那么可以设置 parent=w |
返回值
1. 如果用户选择一个颜色并按下“确定”按钮后,返回值是一个 2 元祖,第 1 个元素是选择的 RGB 颜色值,第 2 个元素是对应的 16 进制颜色值
2. 如果用户按下“取消”按钮,那么返回值是 (None,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