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小点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计算机硬件的书籍,比较新2010年出版的,上面的东西也能很好的反映现在市场的状态:

1、在线可编程(in system programmability ,ISP),是指在用户自己设计的目标系统中或线路板上为重构逻辑而对器件进行编程或反复编程。
2、主频:CPU的时钟频率,简单来说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时钟频率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
    外频:是CPU和主板之间交换数据的频率。
    倍频:则是指CPU主频是外频的多少倍。
    主频=倍频x外频
    (主频由CPU生产厂商已经固定,用户无法改变。但是外频和倍频可以通过用户的设置进行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频”)
   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数据通道,其总线频率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另外,前端总线的频率直接关系到CPU与内存之间
              数据的传输速率,因此,对整台机器的运行效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主流CPU的工作电压都在1.5V。低电压能够有效地降低CPU的耗电量和发热量,使其能够更稳定的而运行以及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制造工艺:是衡量组成芯片电子线路或元件精细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现已到“μm”级。

   目前(2010),Intel的双核和四核处理器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并从65nm转至45nm制造工艺。并且,针对不同的市场又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市场
   对应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的CPU来满足需求。
   AMD最先推出的双核CPU是基于Socket 939接口的,现已全面升级至Socket AM2接口,并从90nm转至65nm。
   AMD的双核技术是将两个核心整合到一片硅晶的内核之中,而Intel的双核心技术是简单的将两个核心整合到一起。所以,AMD的双核技术不会在两个核心
   之间存在传输瓶颈问题,因此,Athlon 64 X2的架构要明显优于Pentium D架构。

3、主板
   目前,市场上的主板芯片组有Intel和AMD两大架构,厂商主要有Intel、AMD和nVIDIA三家。其中nVIDIA同时生产Intel和AMD的主板芯片。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灵魂和核心,芯片组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芯片组可以决定的部分:CPU的类型、主板的
   系统总线频率(外频)、倍频系数、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显示接口的速率等。还有的芯片纳入了3D加速显示、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
   市场上长见的主板结构类型主要有:ATX、Micro ATX、Flex ATX和BTX 4种。
   BTX是对ATX规范作了进一步改进的主板规范。BTX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散热性能并降低了噪声,而且还有效的减小了电子器件产生的辐射。

4、把电子器件加热取下的工具有“热风焊台”;刷新BIOS芯片的工具“编程器”。

image

(编程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