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初级篇——怎样看懂iptables配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下的iptables防火墙机制,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各表的功能。具体讲解了filter表用于数据包过滤,nat表负责网络地址转换,mangle表用于修改数据包属性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什么是iptables?

     linux中配合netfilter进行网络防火墙、nat和流量控制的一个中间件


2、组成

  iptables采用 table-chains-rules的结构,iptables由5个常用chains组成,而每个chains则是由一个或多个rule组成。其中主要包括filter、nat、mangle、raw和security五个表。

 filter:

      iptables默认使用的表,用于数据包的过滤,包含INPUT、OUTPUT、FORWARD三个链

 nat :

     控制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表,包括PREFOUTING、POSTROUTING、OUTPUT三个链

mangle:

    修改包的信息,例如修改数据包的TTL值等,包括:PREROUTING OUTPUT FORWARD INPUT POSTROUTING

raw:

    根据链接状态进行相关处理,属于iptables的高级用法,包括PREROUTING OUTPUT两个链

指令参数详解:

     -t:指定table
     -A,--append chain rule-specification:在指定的chain的末尾添加一条rule-specification rule
    
iptables是一个Linux内核模块,用于配置网络包过滤规则,包括数据包的入站、出站和转发。它可以帮助你控制哪些类型的网络请求允许通过,哪些会被拒绝,比如防火墙功能。 iptables配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Chain(链)**: 链是用来组织规则集的分组,如PREROUTING(在数据包进入网络前处理)、INPUT(处理入站数据包)、OUTPUT(处理发往其他网络的数据包)等。 - **Rule(规则)**: 每条规则由一系列选项组成,如 `-p protocol`(指定协议)、`-s source IP`(源地址)、`-d destination IP`(目的地址)、`-j action`(执行的动作,如ACCEPT、DROP或REDIRECT)等。 - **Target(目标)**: 当动作是-j时,后面的target指定了执行的具体操作,例如 DNAT(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动态转换)。 对于看不懂iptables配置,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理解: 1. **查阅文档**:查阅iptables的官方文档(man pages),如`man iptables-save`了解各选项含义。 2. **分解规则**:理解每个规则的每一部分是如何匹配和处理数据包的。 3. **练习实例**:尝试自己创建一些简单的规则,如限制特定IP访问,逐渐熟悉操作流程。 4. **在线教程**:许多在线资源(如Linux命令行指南、博客文章)都有关于iptables基础和进阶配置的详细讲解。 5. **使用可视化工具**:有些工具如GUI版的firewalld或iptool可以帮助直观地理解和管理iptables规则。 记住,刚开始学习可能会觉得复杂,但随着实践会慢慢掌握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