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创意、外地加工,从2005年成立至今,苏州天堂卡通数码制作有限公司每年两部作品的高效产出在动漫产业中创造了神奇,“我们集中力量完成前期的故事创意、人物设计等,中、后期的制作都外包出去做。”总经理助理华强这样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采用“类似外包制作”的苏州动漫企业还有不少,其中包涵着的是苏州动漫产业正从“接包者”向“发包人”转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苏州就出现了一批动漫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动漫原片绘制。2005年,伴随着“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挂牌,苏州动漫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原创作品开发上。已经完成了《沙家浜新传》、《江水清清》和《芦荡金箭》3部作品的天堂卡通数码制作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原创作品问世速度最快的动漫企业之一。其中,《沙家浜新传》等已经在江苏少儿频道等播出,而结合汶川地震题材的《搜救犬阿虎》、150集的大型动画《水游记》等也在筹划之中。
起步不过两三年,天堂卡通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成长速度?制作外包是“捷径“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将原创作品的开发、制作分成了前、中、后三阶段,在完成故事大纲设计,剧情构建,剧本完善,人物、道具、场景的前期工作后,中后期的制作“发包”给北京的动画绘制公司、传媒音效公司来完成。“《沙家浜新传》等3部作品各30集,每集22分钟。如果从创意设计到制作完成全部是自己做,那我们作品推出的速度不会这么快。”华强告诉记者,中后期制作的“外包”为公司的快速成长创造了条件,通过制作外包,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前期原创上,也节省了相关制作人员配备带来的成本开支,常常是前一部作品在外包制作中,后一部作品已经开始了创意设计。“动漫人才难找,找到了也难养。”华强坦言,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动漫人才的流动性很大,往往是一个人跳槽带动一个部门流失。对于起步不久、业务量并不太稳定的动漫企业来说,“养”一大批制作人员有点难。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像天堂卡通这样外包制作的动漫企业有不少,像汉文动画、金笛卡通等都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发包”的对象除了在动画绘制、音效合成人才聚集的北京、上海、长沙等地外,还涉及越南、朝鲜等海外企业。本地原创、外地加工在节省成本、让制作流程实现良性运作外,也解决了初创企业人才不足等难题,而如同制造业向着产业链高端前行一样,从中透露的是苏州动漫产业走向创造的可喜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