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 模拟UART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CU串口资源不足时,利用GPIO模拟UART通信的方法。详细解析了UART传输协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的时序,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用GPIO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附带代码示例,适用于FRDM_K64F和QN902x平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自:
http://blog.chinaaet.com/wuyage/p/5100050276

你是否遇到过某个MCU串口不够的情况? 这时我们可以考虑用GPIO去模拟,如何具体实现呢?

首选我们需要了解串口的传输协议,

UART使用异步模式工作,不需要时钟信号,其一般格式为: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其中起始位1位,数据位5~8位,校验位0或1位,停止位1、1.5或2位。不过最常用的格式是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没有奇偶校验、1位停止位,简记为8/N/1

8/N/1格式的时序图如下:

11111.jpg

空闲时数据线上规定为逻辑1。

开始传输数据时先发送起始位,规定为逻辑0,接收端会检测这个下降沿,以便之后开始采样接收数据。

起始位之后是数据位,规定先发送最低位,即LSB First。因为UART没有时钟信号,故使用波特率来确定每一位的长度,不过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实际采样频率会高于波特率,一般每一位会进行若干次采样,取中间的采样值作为这一位的结果。

奇偶校验位一般不使用。

停止位一般使用1位,规定为逻辑1,除了表示传输结束外,停止位还可以起到时钟同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逻辑0并不一定是0V,这与使用的电平标准有关。对于TTL电平而言,逻辑0是0V,逻辑1是高电平(一般为3.3V或5V);对于RS-232电平而言,逻辑0是3V~15V,逻辑1是-3~-15V。

除了TX、RX、GND信号外,UART中还会有诸如RTS、CTS等流控信号,因为用得不是很多,此处就不总结了。

以发送0x23(无奇偶校验)为例来说明,传输时序如下:

xxxxx.jpg

注意是LSB First,也就是最低位先传输哦。

0x23,二进制表示为00100011,传输顺序为1->1->0->0->0->1->0->0

掌握清楚这个时序那么也就好用GPIO模拟了,除了需要两个GPIO,还需要两个定时器(分别用于接收和发送时序控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起见,采样频率这里就设置成了波特率。

1) 对于接收,当RX引脚检测到下降沿时,进入GPIO中断,然后开启一个定时器,第一次定时器周期设置为1/波特率的一半(目的是为了在中心除判断是否为低电平,以表示是否为起始位),再之后就可以设置定时器周期为1/波特率,每隔此周期在定时器中断里去采样RX引脚电平,将数据接收完毕

2)对于发送,首先发送一个起始位,之后以1/波特率为周期,在定时器中断里去发送比特位即可。

附件为在FRDM_K64F基于SDK2.0 上的实现代码,直接使用板载的虚拟串口就可以调试,

经过测试波特率可以达到38400.

 

SDK_2.0_FRDMK64F_GPIO_UART.rar

以下是对程序的简单说明:

1)gpio_uart_demo_init() 里可以配置UART的相关参数,如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长度

2)void gpio_uart_read(uint8_t *bufptr, uint32_t size, void (*rx_callback)(void)) 这个函数为uart 接收函数,第一个参数为数据存放buffer,第二个数据为接收长度,第三个参数为callback函数。注意目前的实现是调用此函数后,当接收完指定长度数据后,会停止接收数据。 如果之后要继续接收,需要再次调用这个函数。

3)移植到其他不同平台也比较容易,只需要配置GPIO和定时器即可。

 

补充,再添加个QN902x平台上的代码:

2.24.2017  update下,我原来GPIO初始化里没有把tx pin 拉高,这里补充上了。

qpps_2_uart_NXP_NoSleep_gpiosimulateuart.rar

### GPIO模拟UART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系统中,通过GPIO模拟UART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需求,特别是在没有硬件UART控制器或需要扩展串口功能的情况下。实现该功能的核心在于通过软件控制GPIO引脚的状态来模拟UART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以下是实现方法的详细说明: #### 1. **硬件基础与引脚配置** 在开始编写驱动之前,需要明确使用的GPIO引脚。通常,UART通信需要两个主要引脚:一个用于发送(TX),另一个用于接收(RX)。例如,可以将GPIO0_12作为发送引脚(TX),GPIO0_13作为接收引脚(RX)。 在驱动中,需要对这两个引脚进行方向配置: - 发送引脚(TX)设置为输出方向。 - 接收引脚(RX)设置为输入方向。 示例代码如下: ```c #define UART2_TX1 GPIO_TO_PIN(0, 12) #define UART2_RX1 GPIO_TO_PIN(0, 13) // 配置发送引脚为输出 gpio_direction_output(UART2_TX1, 1); // 配置接收引脚为输入 gpio_direction_input(UART2_RX1); ``` #### 2. **UART通信协议的软件实现** UART通信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时序发送和接收数据。以下是实现的基本步骤: ##### **发送数据** - **起始位**:将发送引脚(TX)拉低,持续一个比特时间。 - **数据位**:根据数据位的长度(通常为8位),依次发送每一位。最低有效位(LSB)先发送。 - **停止位**:将发送引脚(TX)拉高,持续一个比特时间。 示例代码如下: ```c void send_byte(unsigned char data) { // 起始位 gpio_set_value(UART2_TX1, 0); udelay(100); // 假设波特率为9600,比特时间为约104微秒 // 数据位 for (int i = 0; i < 8; i++) { gpio_set_value(UART2_TX1, (data >> i) & 0x01); udelay(100); } // 停止位 gpio_set_value(UART2_TX1, 1); udelay(100); } ``` ##### **接收数据** - **检测起始位**:监测接收引脚(RX)的状态,当检测到低电平时,开始接收数据。 - **采样数据位**:在每个比特时间的中间点采样接收引脚的状态,依次记录每一位数据。 - **停止位**:检测接收引脚是否为高电平,确认数据接收完成。 示例代码如下: ```c unsigned char receive_byte(void) { unsigned char data = 0; // 等待起始位 while (gpio_get_value(UART2_RX1) == 1); // 延迟半个比特时间,进入数据位中间点 udelay(50); // 采样数据位 for (int i = 0; i < 8; i++) { udelay(100); if (gpio_get_value(UART2_RX1)) { data |= (1 << i); } } // 延迟停止位时间 udelay(100); return data; } ``` #### 3. **驱动开发与注册** 在Linux内核中,GPIO模拟UART的驱动需要作为一个字符设备驱动注册到系统中。驱动的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GPIO引脚、注册字符设备、提供`read`和`write`操作接口。 ##### **驱动初始化** 在驱动的`probe`函数中,初始化GPIO引脚并注册字符设备。 ```c static int gpio_uart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 { // 初始化GPIO引脚 gpio_request(UART2_TX1, "UART2_TX1"); gpio_request(UART2_RX1, "UART2_RX1"); // 配置GPIO方向 gpio_direction_output(UART2_TX1, 1); gpio_direction_input(UART2_RX1); // 注册字符设备 cdev_init(&gpio_uart_cdev, &gpio_uart_fops); cdev_add(&gpio_uart_cdev, devno, 1); return 0; } ``` ##### **文件操作接口** 提供`read`和`write`操作接口,分别调用接收和发送函数。 ```c static ssize_t gpio_uart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unsigned char data = receive_byte(); copy_to_user(buf, &data, 1); return 1; } static ssize_t gpio_uart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unsigned char data; copy_from_user(&data, buf, 1); send_byte(data); return 1; } ``` #### 4. **功能验证** 完成驱动开发后,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加载模块并验证功能: ```bash insmod ./images/virt_pinctrl_dev.ko insmod ./images/pinctrl-virt0612.ko insmod ./images/gpio_uart.ko ``` 使用`cat`和`echo`命令测试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bash # 发送数据 echo -n "A" > /dev/gpio_uart # 接收数据 cat /dev/gpio_uart ``` #### 5. **注意事项** - **波特率设置**:波特率决定了通信的速率,需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一致。 - **时序精度**:由于UART通信依赖严格的时序控制,建议使用高精度的延时函数(如`udelay`)。 - **并发控制**:在多线程环境中,需使用自旋锁或互斥锁保护共享资源。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