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装gcc
gcc编译c的,因为redis是c编写的,所以我们先安装下gcc
yum install gcc-c++
2.使用源码方式安装
下载redis安装包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2.9.tar.gz
tar -zxvf redis-3.2.9.tar.gz 解压
cd redis-3.2.9 切换目录
make 编译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安装到指定目录
3.修改redis.conf文件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 复制配置文件到安装目录下
修改后台启动参数
将 daemonize no 改为 yes
去掉本机绑定ip
把这个绑定注释掉
配置redis密码
将注释去掉,开启密码保护,修改第二个参数为自定义的密码 123456
4.开放端口
redis默认是6379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5.启动redis服务
cd /usr/local/redis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启动
6.连接redis和关闭
bin/redis-cli 连接redis客户端
auth 123456 密码连接
shutdown 关闭redis服务
7.redis 可执行文件说明
ll /usr/local/redis/bin 查看可执行文件
可执行文件:
- redis-server Redis服务器
- redis-cli Redis命令行客户端
- redis-benchmark Redis性能测试工具
- redsi-check-aof AOF文件修复工具
- redis-check-dump RDB文件检查工具
- redis-sentinel Sentinel服务器
8.config set命令
在redis运行时,可以通过config set 命令在不重新启动redis的情况下动态修改部分的redis配置。如:
config set loglevel warning
在运行时也可以用config get 命令获得redis当前的配置情况。如:
config get loglevel

其中第一行字符串表示的是选项名,第二行即是选项值。
9.redis默认支持16个数据库,可以通过配置参数datebases来修改这一数字。客户端与redis建立连接后会自动选择0号数据库,不过可以随时使用select 命令更换数据库。如选择1号数据库:
sel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