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的二阶段构造机制

二阶段构造是Symbian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存处理机制,是Symbian软件开发者所必需掌握的知识。
本文通过三个问题及其相应解答来解析Symbian中二阶段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问题1:为什么需要二阶段构造?
首先考虑如下的语句:
CClassName* ptr = new (ELeave) CClassName();
在内存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代码首先在堆上分配一个CClassName类型的对象,并将地址赋给ptr指针,然后调用类的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个对象。
这样,如果类的构造函数出现了异常,则会发生问题,这种异常发生时没有任何指针指向成功分配给CClassName对象的内存区域,因此这些内存成为孤立内存,发生内存泄漏。这就引出了symbian内存处理的一个重要规则:构造函数绝对不能异常退出。
 
问题2:为什么二阶段函数能够避免内存泄漏?
二阶段构造函数,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对象的构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常规的的构造函数,在该构造函数中,没有可能导致异常退出的代码;
第二个阶段是可能会产生异常的构造阶段,实现为函数ConstructL();
这样,对象的构造过程就应当包括了如下的代码:
CClassName* self = new (ELeave) CClassName();
CleanupStack::PushL(self);
self->ConstructL();
CleanupStack::Pop(self);
这样的构造方式为什么就能够避免内存泄漏呢?下面我们来逐行分析代码:
CClassName* self = new (ELeave) CClassName();
重载的运算符new首先将内存分配给新的self实例,如果分配失败,那么程序异常退出,如果成功给新的对象分配了内存,那么接着执行不会异常退出的第一阶段构造函数;
CleanupStack::PushL(self);
接着我们将本地指针self推入清除栈,因为下面要调用可能发生异常的退出函数。
self->ConstructL();
如果该二阶段构造函数在执行时异常退出,那么新的CClassName的指针由清楚栈负责清楚,避免了内存泄漏;另外,如果该函数没有异常退出,则拥有了一个完全构造的CClassName实例。
CleanupStack::Pop(self);
安全的将本地指针从清除栈中弹出;
每实例化一个对象就要写上述代码确实有些啰嗦了,Symbian OS为了简化实例化的步骤,又引入了NewL(),NewLC()两个函数(其实也可以写成一个NewL(),然而大家都比较推崇同时创建NewL()和NewLC()),其具体的实现方式见问题3;
 
问题3:如何在新的类中创建二阶段构造函数?
.h头文件:
Class CClassName : public CBase
{
public:
       static CClassName* NewL();
       static CClassName* NewlC();
       ~CClassName();
private:
       CClassName(); //第一阶段构造
       void ConstructL(); //第二阶段构造
      
……
}
 
cpp源文件:
CClassName* CClassName::NewL()
{
       CClassName* self = CClassName::NewLC();
       CleanupStack::Pop(self);
       return self;
}
CClassName* CClassName::NewLC()
{
       CClassName* self = new (ELeave) CClassName();
       CleanupStack::PushL(self);
       self->ConstructL(); //二阶段构造
       return self;
}
void CClassName::ConstructL()
{
}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