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迪士尼的花木兰,实在是太糟糕,填词一首,这才是中国人心中的木兰。
名:心中的木兰
曲:知否知否
词:流星
可汗军卷军贴,阿爷长声叹歇。
暮宿黄河流水鸣,铁骑驰燕山。
天子车驾东辕,将士勇向前。
左右皆亡但无妨,黑山名远扬。
戎机万里沙场,浴血千里寒光。
战鼓隆隆,箭雨中血气激荡。
杀敌斩将,十万军中夺一将。
大漠茫茫如卷,铁蹄纵驰横骋。
黄沙卷起有英骨,世间已多秋。
今朝归来朝堂,赏赐百千强。
壮士十年战辉煌,再无人可当。
戎机万里沙场,浴血千里寒光。
战鼓隆隆,箭雨中血气激荡。
杀敌斩将,十万军中成一将。
花木兰所在的北魏与柔然之战:
一、云中之围
公元424年八月,柔然帝国“牟汗纥升盖可汗”得知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突然去世的消息后大喜,逐令6万骑围攻北魏北方军事重镇云中,杀掠边民。不久,柔然骑兵南下攻陷了北魏的旧都盛乐,并对云中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北魏天子是才登基一年的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他对柔然的战术也颇为熟悉,于是他力排众议,亲自率2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将赶来救援拓跋焘及所部,竟包围达五十余重。起初,北魏将士十分恐惧。但十七岁的少年皇帝拓跋焘却“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将士们“是以人思效命,所向无前”。先是将柔然的两位虎将大那、社仑所发动的进攻被北魏军击退。
之后,柔然大将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拓跋焘趁势率军大纵深地向前穿插,北魏奋力突击柔然军,柔然军顿时被搅得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二、出兵大漠
公元425年十月,北魏大举讨伐柔然,分兵五道并进,越大漠击之,柔然惊骇北逃。 魏帝为彻底摆脱北面柔然与南朝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并雪云中被围之耻,在大败赫连夏,克其都统万城后,决心集中力量打击柔然。
三、统一北方
公元429年四月,太常卿崔浩认为:宋闻陛下克统万,内心深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魏帝对其见解极为赞赏,遂决定留太尉长孙嵩、卫尉楼伏连镇守京都;命司徒长孙瀚领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军由东道向黑山,越过大漠,合击柔然可汗庭。
五月,魏帝领军至漠南,舍弃辎重,率轻骑兼马奔袭,直逼栗水。柔然无备,临战震怖,民畜惊骇奔散;大檀忙焚穹庐,绝迹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东部闻魏军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长孙翰骑兵截击而败,其渠帅数百人被杀。
六月,魏帝领军沿栗水西进至菟园水,已经离开首都平城有三千七百里。魏军分兵搜讨,声势浩大,范围广阔,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东西宽5000里,南北纵深3000里,俘斩敌军甚众。原附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乘机倒戈,抄掠柔然,归附北魏。柔然诸部前后降魏者计30余万落,魏军缴获戎马百余万匹,魏帝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
七月,魏帝引兵东还,至黑山,以所获班赐将士。大檀因遭惨败,愤悒病死。
八月,魏帝又遣万骑袭已尼陂,东部高车降魏者数十万落。
从光始元年(424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49年)的25年间,拓跋焘13次率军进攻柔然,击溃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扩地千余里,后设六镇抵御柔然入侵。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从此之后,柔然一蹶不振。这是既汉武帝重创匈奴之后,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又一次统一战争。
15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