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数据库管理-集群部署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3台pc服务器上部署Oceanbase集群,包括创建租户、资源池、用户及系统参数设置。安装步骤涉及OAT的rpm包安装、服务器配置和集群检查。集群创建后,可通过特定命令检查状态,使用MySQL客户端连接SYS租户进行管理。此外,还讲解了资源单元和资源池的创建,以及租户创建的参数设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摘自(OBCA)培训资料

(1)实验环境

  • 基于3台pc服务器部署Oceanbase集群。
  • 创建一个租户,资源池为4C 10G,每个zone有这么一个资源。
  • 检查集群状态。
  • 查看系统参数和变量。
  • 创建和管理用户
  • 查看系统日志

## (2)安装步骤

  • 安装OAT,装机模板程序,需要在所有服务器安装OAT的rpm包。

rpm -ivh t-oceanbase-antman-1.3.3-1896174.alios.x86-64。。。。.rpm

登录每台服务器,添加admin用户。设置操作系统内核、安装依赖包 、配置ntp。
部署前检查,运行如下命令

cd /root/t-oceanbase-antman
sh pro_check.sh -m ocp
sh pro_check.sh -m ob

1 创建集群时,只需要指定RootService所在3台或者多台机器,不需要在创建集群时指定所有机器。集群创建完成后,可以添加新的机器。(rs是不是就是SYS租户?)
2 创建集群时不会自动安装obproxy,用户需要单独安装obproxy。(是否每个observer都需要安装?自动负载均衡。)
3 集群创建完成后,每一个observer都可以连接,默认连接端口为2881.
4 集群创建完成后,默认会有一个SYS租户,默认有root用户。
5 直接连接observer的方式为:username@tanant_name,比如root@SYS

脚本:
1 创建unit
创建资源规格,仅仅是规格定义,不实际分配资源。

create resource unit unit1
max_cpu =4,
max_memory=1024000,
min_memory=1024000,
max_iops=1000,
min_iops=128,
max_session_num=2000
max_disk_size=10000000
2 创建resource pool
create resource pool pool1
unit=‘unit1’,
unit_num=3(一个zone中包含的observer数据量x>=3),
zone_list=(‘zone1’,‘zone2’,‘zone3’,‘zone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每个resource pool在每个db server上只有有一个resource unit。如果unit_num<=zone_OBSERVER.
2 zone_list一般与zone个数保持一致。
3 如果某个zone内找不到足够的剩余资源来创建resource unit,则创建失败。

3 创建 租户

create tenant mysql_tenant
resource_pool_list=(‘POOL1’),
primary_ZONE=‘ZONE1,ZONE2,ZONE3’
SET ob_tcp_invited_nodes=’%’,ob_compatibility_mode=‘mysql’,recyclebin=off,ob_timestamp_service=‘GTS’

**3 连接sys租户

$mysql -c -h 127.0.0.1 -P 2881 -u root@sys -p -Doceanbase

集群维护

1 检查集群状态
使用usec

select * from __all_server\G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