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对苹果的意义何在?

相对于iPhone 4,iPhone 4s除了指标上的升级之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引入了一个语音控制的助手,Siri。


尽管苹果一再强调Siri如何不同于以往的语音识别系统,比如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而不仅限于声控标签,比如有强大的人工智能引擎,能够根据对话的context给出针对性的回答等等,从实际评测来看,Siri的智能程度未见显著超过各种聊天机器人的平均水准。这也并不奇怪,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未有激动人心的突破,各个公司所能依仗的技术资源自然都差不多。Siri的引擎,Wolframalpha上线以来,用户评价不一,总体还算正面。但正面评价者,也更多强调其潜能,而不是当前的实用性。既然Wolframalpha在理解自然语言方面不能令人满意,Siri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苹果为什么要把一个并不怎么成熟的产品集成进来呢?当年iPhone 3升级到iPhone 3GS的时候,也只有参数升级,没有重大特性引入。因此,从苹果的惯例看,iPhone 4S不必引入Siri才够格。


我个人的看法,Siri的引入应该放到人机交互这个更大的背景下来观察。纵观苹果的复兴史,每次成功都伴随着人机交互上的创新:

1. 2001年ipod引入触摸式滚轮;

2.2007年iTouch引入支持多点触摸的触摸屏,并开始支持定位(但是还不是使用GPS技术);

3. 2008年iPhone 3GS引入GPS,加速仪;

4. 2010年iPhone 4引入陀螺仪和Retina Display;

。。。


这些无不是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成功。其实在上个世纪,苹果在1984年Macintosh引入图形用户界面和图标更是这方面的绝好实例。横向看,微软的Xbox能够在今年力压PS3和Wii一头,也是因为有了Kinnect这个利器。可以说,在消费电子领域,人机交互正是巨头们厮杀的主要战场。总是那些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最能够吸引用户去尝试,去体验,去消费。这样看来,苹果如此急于引入Siri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随着iPhone进入第四个版本,iPad迎来第三个版本,苹果的先发优势正在被追赶者蚕食。多点触摸,GPS,加速仪、陀螺仪已经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标配,Retina display虽然还没有第二家,但是其他厂家的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中,苹果也还未能将Retina display应用到iPad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苹果肯定急欲找到下一个突破点重新扩大领先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而选择在iPhone 4S上发布,而不是等到iPhone 5再引进,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前所述,Siri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表现其实乏善可陈。但是Siri不仅仅是语音和语义识别,还能根据理解的结果采取动作,比如安排日程。因此其成功不见得完全依赖人工智能方面的成熟。一方面,考虑到Siri的定位是作为个人助理,因此有效的输入其实集中于有限的几个范围,比如日程安排,比如天气查询,比如邮件处理等等。有些评测中评测者对着Siri说我爱你,或者跟Siri探讨人生的意义,这种评测固然有趣,应该不是苹果关心的重点。苹果完全可以针对个人助理的有效输入模式对人工智能引擎进行优化,使得Siri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佳。iPhone 4S可以在这方面为iPhone 5积累经验。而如果Siri最终表现不佳,不足以担当重要角色,在iPhone 5中将其弱化为一个边缘化的特性即可。这要比在iPhone 5中引入Siri,然后在iPhone 5S中取消或者弱化要好的多。


综上,Siri是苹果希望在人机交互方面取得突破并扩大领先优势的一个试探性的产品。选择在此时发布,进可攻退可守。我们不必对Siri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表现抱有太高期望,但Siri仍然有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