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 请求与响应流程
- 1.1 请求的封装
- 1.2 请求的发送
- 1.3 请求的调度
- 二 拦截器
- 2.1 RetryAndFollowUpInterceptor
- 2.2 BridgeInterceptor
- 2.3 CacheInterceptor
- 2.4 ConnectInterceptor
- 2.5 CallServerInterceptor
- 三 连接机制
- 3.1 建立连接
- 3.2 连接池
- 四 缓存机制
- 4.1 缓存策略
- 4.2 缓存管理
更多Android开源框架源码分析文章请参见Android open framework analysis。
在Android刀耕火种的哪个年代,我们做网络请求通常会选用HttpURLConnection或者Apache HTTP Client,这两者均支持HTTPS、流的上传和下载、配置超时和连接池等特性,但随着业务场景的负责化以及对流量消耗的优化需求,Okhttp应运而生,自诞生起,口碑就一直很好。
但是,大家都说好,好在哪里?既然这么好,它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思路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深入剖析了OkHttp网络请求库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机制,包括请求与响应流程、拦截器机制、连接管理及缓存策略等内容。从源码层面解读OkHttp如何优化网络请求效率并降低流量消耗。
2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