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管理服务类
H.1 范围
打印管理服务类定义了应用级的服务类,此类简化了在硬拷贝介质上图像和图像相关数据的打印。
H.2 打印管理模型
H.2.1 打印管理数据流程模型
H.2.1.1 全局数据流程模型
图H.2.1.1-1:打印管理数据流程模型
打印管理数据流程模型(图H.2.1.1-1)包括3个主要过程:
- 胶片会话管理过程
- 队列管理过程
- 打印过程
注意: 标准使用胶片这个词作为不同类型的硬拷贝(例如:照相胶片,相纸)的通用名称。
胶片会话管理过程负责获取所有打印胶片会话所须的信息。胶片会话是打印管理应用的原子工作包并且包含一张或多张与用户定义方式(例如:属于同一个检查,病人)相关的胶片,这些胶片包括来自于一个主机(例如:工作站,分析设备)的和在硬拷贝打印机上打印的。
每一胶片包括一幅或多幅图像和零张或多张与注释相关的胶片。
每一图像有象素数据和零或多个覆盖位面。用户通过指定打印参数的值来控制胶片的外观。
打印参数分别在胶片会话级,胶片级,图像级和注释级定义。参数等级决定了打印参数的操作的范围:例如,图像级的打印参数对于相应的图像是有效的。
胶片会话管理过程的输入是:
- 图像和图像相关数据的集合
- 描述胶片可视外观的表示数据。
胶片会话管理过程的输出是打印工作,它包括打印胶片会话的所有信息。
队列管理过程管理各种打印工作。用户能处理队列内容:例如,删除打印工作,优化打印工作。
打印过程打印一套以打印工作中的信息为基础的胶片。打印过程是特定的实现并且它的管理超出了DICOM标准的范围。
H.2.1.2. 灰度变换
打印管理服务类支持把原始图像转换为打印图像的灰度变换和空间变换的序列。
空间变换(例如,放大和图像注释的合并)的序列和他们与灰度变换的关系是特定的实现并遵循于DICOM标准的范围。
因为不同变换的非正交性质,灰度变换的序列对于存档连续图像是重要的。图H.2.1.2-1描述了灰度变换的序列
图H.2.1.2-1:打印管理数据流程模型
以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