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与内存操作技术解析
1. 数字通信相关技术
数字通信在当今的嵌入式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物联网(IoT)的核心组成部分。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字通信模块。
1.1 I2S通信协议
I2S(Inter-IC Sound)通信协议由飞利浦半导体在1986年推出,并于1996年进行了修订。它源自SPI协议,因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但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比如时钟信号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采用NRZ(Non-Return to Zero)进行数据编码。I2S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或单工模式,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单工模式。
在I2S中,存在主从设置。生成时钟信号的模块称为主设备,另一个IC则为从设备。此外,还有发送器、接收器和控制器。发送数据的模块是发送器,接收数据的是接收器,而控制器则决定谁来发送数据以及谁来接收数据,不过该模块并非总是必需的。基于这些设置,可能会有不同的组合,如主发送器、主接收器或主控制器。
I2S的操作没有最大比特率值,但比特率通常与音频信号的采样频率相关,常见的采样频率为44.1kHz、48kHz、96kHz或192kHz。对于单声道音频信号,操作的比特长度可以是16位、24位或32位;对于立体声音频信号,这些值会翻倍。例如,如果使用的采样频率是48kHz,比特长度是64位,那么立体声数据的时钟速度将为2 × 48000 × 64 = 6.144 MHz。
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进行采样,同时还有一个伴随的字选择(WS)信号,用于选择要传输的立体声通道。根据初始标准,当WS的逻辑电平为0时,传输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通道1);当WS的逻辑电平为1时,传输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通道2)。WS信号的周期可以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