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无线中的信道编码技术解析
1. 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移动通信,也被称作蜂窝通信,其起源可追溯到1968年AT&T贝尔实验室的一项发明。它的布局如同自然蜂巢的细胞,这些细胞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具有连续覆盖的大型网络。由于频率资源可在各细胞间复用,整个网络的容量得以显著提升。基于此原理,1973年摩托罗拉实验室打出了第一个蜂窝电话,使其成为蜂窝时代的先驱之一。
在过去的40年里,移动通信凭借其便捷性、移动性和灵活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许多国家的普及率超过了90%。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演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代际 | 特征技术 | 调制方式 | 信道编码 |
| — | — | — | — |
| 1G | FDMA | 模拟调制 | 无 |
| 2G | TDMA | 数字调制 | 块码、卷积码 |
| 3G | CDMA | 数字调制 | Turbo码 |
| 4G | OFDMA | 数字调制 | Turbo码、卷积码、TBCCs、QPP Turbo码 |
- 第一代移动通信(1G) :采用频分多址(FDMA)技术,主要用于语音应用。每个用户的物理资源是固定分配的频率,使用幅度调制(AM)或频率调制(FM),类似于传统铜线或AM/FM无线电广播通信。模拟语音信号无法压缩,也不能用差错控制码保护,发射功率无法有效控制。资源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语音质量差(例如有串扰)。1G系统的设备主要是模拟的,难以制成集成电路,因此终端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且沉重,普通大众难以企及。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