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架构、概念与特性解析
1. 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演变的结果,也是为了满足 21 世纪轻松快速共享计算资源以应对挑战的需求而出现的。从早期的大型机基础设施分时共享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开始,计算资源的可访问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大型机的共享只能通过有限数量的本地终端进行调度,互联网使计算终端摆脱了与大型机的共置限制,高性能计算(HPC)增强了集中计算资源的能力,网格计算进一步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改善了计算资源的共享,而云计算则提供了几乎无限且易于访问的计算资源。
云计算的理念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概念模型在 20 世纪 80 年代正式提出,90 年代开始发展,成功的云服务在过去几年才开始流行。云服务最初用于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后来扩展到包括许多其他计算能力,如计算能力和存储等,即所谓的“一切即服务”(XaaS)。行业提供了从基础设施层(如亚马逊弹性计算云 Amazon EC2)到应用层(如电子邮件、文档共享和在线投票)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云服务。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定义云计算标准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Mell 和 Grance 将云计算定义为“一种模型,它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方便地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这些资源可以快速调配和释放,只需最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他们进一步阐述该定义,包括五个特征(按需自助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资源池化、快速弹性和计量服务)、三种服务模型(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和四种部署模型(私有云、社区云、公共云和混合云)。
2. 云计算架构
从云消费者、云提供商和云经纪人的角度定义了不同的云架构,云计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