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语法
1.标识符 关键字 数据类型(java的可扩展性比较好)
任何变量的使用都得先声明再使用,必须进行赋值
(1)Java里的class文件要在命令控制符里调用,不像其他的exe文件,双击就可以了
(2)new出来的东西就是新开辟空间的数据data segment(静态变量)
TextVar.java(一个网站);接口(interface);逻辑型(boolean,适合逻辑运算,它只允许true和false);文本型(char);整数型(byte,int ,short,long);
浮点型(float,double).在java中默认double为标准浮点类型。Unicode是全球语言统一编码
(3)java中的(public,private,protected)都是访问控制符
(4)八进制是以0开头的,而那个十六进制是0x开头
(5)在java里面我个人觉得,System.out.println(“b=” +b);相当于C语言中printf输出,那个+b ,相当于&b.
2.数据类型转换
(1)Boolean不允许转换成其他类型
(2)容量小的类型自动转换为容量大的数据类型
(3)强制转换就是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成比自己优先级更高的类型,只要在数据类型加上自己要转换的类型(在java中,系统默认整数型为int类型)
数据类型安容量的大小排序: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byte,short,char不会相互转换
3.http请求
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请求消息包括,消息首行中,对资源的请求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及使用的协议。考虑到局限性更大的HTTP/0.9的向后兼容问题,有两种合法的HTTP请求格式:
Request = Simple-Request | Full-Request
Simple-Request = "GET" SP Request-URI CRLF
Full-Request = Request-Line ; Section 5.1
*( General-Header ; Section 4.3
| Request-Header ; Section 5.2
| Entity-Header ) ; Section 7.1
CRLF
[ Entity-Body ] ; Section 7.2
如果HTTP/1.0服务器收到简单请求,它必须回应一个HTTP/0.9格式的简单回应。
HTTP/1.0的客户端有能力接收完整回应,但不能产生简单请求
(1)Io流就是input和output的缩写
4.线程
线程(thread, 台湾称执行绪)是"进程"中某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也被称为轻量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es)。计算机科学术语,指运行中的程序的调度单位。
5.Java为什么移植性那么好:java的各种整数类型有固定的表数范围和字段长度,且不受其操作系统的影响
6.运算符的有些特点
可以将整形变量直接赋值给byte,short,char类型,只要不超过他们表示的范围就可以了。
相对于C++和C语言而言。Java的“+”号还可以对字符串进行连接
.(1)“+”运算符两侧的操作数中只要有一个是字符窜(string)类型,系统会自动将另一个操作数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再进行连接。
(2)在编写java程序时每一个if语句最好用上大括号,这样不容易出错。【f12】{Ctrl+s}对编写的程序进行存盘。
7.对于switch语句:1小心case的穿透,使用break语句比较好。
8.我们的内存分为四块:(1):new(新开辟的空间)出来的东西存放在heap[堆栈];(2):局部变量放在stack【堆栈】;(3)静态变量和字符串常量放在data segment;(4)存放代码是在code segment中。
【public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可见 protect成员可以在自己的类和他的子类中可见 private成员只在自己的类中可见,类的外部不可见,包括他的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