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如果程序在没有跳转语句的前提下,都是按照程序的编写顺序由上至下依次执行的,那假如现在想让你设计一个程序,可以边打游戏边听歌,那么我们该怎么设计呢?
如果你不知道多线程的概念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设计的,但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多线程无处不在,手机,电脑都有多线程的体现。因此,如果要解决上述问题,咱们得使用多进程或者多线程来解决.
1. 并发与并行
-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发生。
- 并行: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同时发生)。
在操作系统中,安装了多个程序,并发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同时运行,这在单 CPU 系统中,每一时刻只能有一道程序执行,即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分时的交替运行,只不过是给人的感觉是同时运行,那是因为分时交替运行的时间是非常短的。
而在多个 CPU 系统中,则这些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便可以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CPU),实现多任务并行执行,即利用每个处理器来处理一个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这样多个程序便可以同时执行。目前电脑市场上说的多核 CPU,便是多核处理器,核越多,并行处理的程序越多,能大大的提高电脑运行的效率。
注意:单核处理器的计算机肯定是不能并行的处理多个任务的,只能是多个任务在单个CPU上并发运行。同理,线程也是一样的,从宏观角度上理解线程是并行运行的,但是从微观角度上分析却是串行运行的,即一个线程一个线程的去运行,当系统只有一个CPU时,线程会以某种顺序执行多个线程,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线程调度。
2. 线程与进程
在读下面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个有趣的进程线程图解,对你理解进程和线程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
进程:是指一个内存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当一个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中之后就变成了进程(进程=程序+执行)。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空间,进程也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运行程序和
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系统运行一个程序即是一个进程从创建、运行到消亡的过程。进程的三种状态:- 阻塞态:等待某个事件的完成
- 就绪态:等待系统分配CPU以便运行
- 执行态:占用CPU正在运行
-
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
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负责当前进程中程序的执行,与同属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一个进程中是可以有多个线程的,这个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之为多线程程序。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运行后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进程与线程区别:
- 进程是cpu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
- 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依赖于进程才能运行
- 线程本身拥有很少资源(线程标识符、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的值、堆栈),与同属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拥有的资源(代码段、数据段、打开的文件、I/O设备等)。
- 线程开销小,但一个线程死掉等于整个进程死掉,不利于资源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好相反,开销大,但相对线程安全。
我们可以再电脑底部任务栏,右键----->打开任务管理器,可以查看当前任务的进程:
进程
电脑中的进程:
内存图:
线程
内存图:
线程调度:
-
分时调度
所有线程轮流使用 CPU 的使用权,平均分配每个线程占用 CPU 的时间。
-
抢占式调度
优先让优先级高的线程使用 CPU,如果线程的优先级相同,那么会随机选择一个(线程随机性),Java使用的为抢占式调度。
-
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
抢占式调度详解
大部分操作系统都支持多进程并发运行,现在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支持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比如 我们一边使用代码编辑器,一边使用网易云听歌,同时还开着视频播放器,浏览器等软件。此时,这些程序是在同时运行,”感觉这些软件好像在同一时刻运行着“。
实际上,CPU(中央处理器)使用抢占式调度模式在多个线程间进行着高速的切换。对于CPU的一个核而言,某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线程,而 CPU的在多个线程间切换速度相对我们的感觉要快,看上去就是在同一时刻运行。
其实,多线程程序并不能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但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让CPU的使用率更高。
-
扩展:什么是主线程?
JVM执行main方法,main方法会进入到栈内存。然后JVM会找操作系统开辟一条main方法通向CPU的执行路径,CPU可以通过这个路径来执行main方法,而这个路径有一个名字,叫做main(主)线程。
4.3 创建线程类
Java使用java.lang.Thread
类代表线程,所有的线程对象都必须是
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每个线程的作用是完成一定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执行一段程序流即一段顺序执行的代码。Java使用线程执行体来代表这段程序流。Java中通过继承Thread类来创建并启动多线程的步骤如下:
- 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就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把run()方法称为线程执行体。
-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小贴士:
void start()
:使该线程开始执行;Java 虚拟机调用该线程的run
方法。
- 结果是两个线程并发地运行;当前线程(从调用返回给 start 方法)和另一个线程(执行其 run 方法)。
- 多次启动一个线程是非法的。特别是当线程已经结束执行后,不能再重新启动。
java程序属于抢占式调度,哪个线程的优先级高,哪个线程就优先执行;同一个优先级,随机选择一个执行。
代码如下:
自定义线程类: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定义指定线程名称的构造方法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调用父类的String参数的构造方法,指定线程的名称
super(name);
}
/**
* 重写run方法,完成该线程执行的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正在执行!"+i);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自定义线程对象
MyThread mt = new MyThread("新的线程!");
//开启新线程
mt.start();
//在主方法中执行for循环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线程!"+i);
}
}
}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