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服务于教学,扩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师生,方便师生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为准则。
以光纤为主,校园骨干网采用千兆交换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100M到桌面。
一、应用场景
- 用户(学生或教工)进入个人门户后,进入数字图书馆(原本的信息系统或重新设计的系统),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借阅记录可以供图书馆决策分析。
- 用户的个人空间,可以上传课程和讲义供学生学习。
二、国内外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概述与趋势
- 国外著名高校:
- 数字化校园视为一种技术应用项目,注重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需要的结合,强调项目的应用效果[1]。
- 国内高校
- 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和技术新颖性,对技术的应用效果关心不够[1]。
- 国外著名高校:
三、网络计算和云计算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1,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在图书管理检索等服务中,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及服务的可靠运行,服务器都会限制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而“云”端拥有超大的服务器群,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几乎无限的带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高并发性
2,资源“云”环境。云计算使用集中存储方式,可以跨平台在各种终端之间同步,大幅提高资源共享率,消除教学资源孤岛。
3.科研“云”环境。
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的评估体系
- 建成后,用户体验后便捷后,登录的次数比以前的登录方式多很多,明显感觉方便很多。
五、参考文献